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从隆兴寺大悲阁向北,到弥陀殿

龙泉井亭建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是一座重檐盝顶式建筑,高7.8米,亭内正中有一眼八角琉璃井。据乾隆十三年《隆兴寺志》记载,此处为宋开宝年间隆兴寺修阁铸佛漂木涌铜之处。井深三丈五尺。相传龙潜其中,求雨有应,故名曰龙泉。

在井亭内部的东西北三面墙上嵌石造像26尊,均为汉白玉石质,雕刻手法不一,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北墙正中保存着一龛珍贵的唐代佛像。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均敷彩。中央主尊结跏趺坐于单瓣仰莲座上,二弟子与二菩萨侍立两边。此龛无文字纪年,但造像却有着明显的唐代特征,一是二尊胁侍菩萨的造型:S状身姿、体态丰腴、少璎珞饰品,为典型唐代中后期风格。二是莲座间的茎蔓缠绕相连,属唐代莲座较流行的连茎莲座样式。


毗卢殿西边的经幢
毗卢殿后有一片后花园,假山堆砌的紫虚山前还有两个石经幢

龙泉井亭建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是一座重檐盝顶式建筑,高7.8米,亭内正中有一眼八角琉璃井。据乾隆十三年《隆兴寺志》记载,此处为宋开宝年间隆兴寺修阁铸佛漂木涌铜之处。井深三丈五尺。相传龙潜其中,求雨有应,故名曰龙泉。

在井亭内部的东西北三面墙上嵌石造像26尊,均为汉白玉石质,雕刻手法不一,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北墙正中保存着一龛珍贵的唐代佛像。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均敷彩。中央主尊结跏趺坐于单瓣仰莲座上,二弟子与二菩萨侍立两边。此龛无文字纪年,但造像却有着明显的唐代特征,一是二尊胁侍菩萨的造型:S状身姿、体态丰腴、少璎珞饰品,为典型唐代中后期风格。二是莲座间的茎蔓缠绕相连,属唐代莲座较流行的连茎莲座样式。


隆兴寺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呈轴线对称分布。其东边,还有南北向的一条轴线。从后花园向南走,到了延光堂。里面摆放着一些古建筑模型。
摩尼殿
转轮藏阁
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
开元寺钟楼
前一篇:漫游燕赵(十七)正定隆兴寺-4
后一篇:漫游燕赵(十七)正定隆兴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