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2024-02-01 08:58: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南外宗正司是南宋时期对迁居泉州的赵氏皇族群体进行管理的机构,其遗址位于泉州肃清门西南、开元寺南侧,是一处宋代管理皇族宗室人员的官署遗址。
        南外宗正司在崇宁元年(1102)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并置敦宗院以居宗室疏属。以宗室之贤者为知宗,掌外居宗室事务。南宋初年,先移镇江(今江苏镇江市),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今福建泉州市)。泉州市南外宗正司内设有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芙蓉堂,还有天宝池、忠厚坊等。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袭魁坊睦宗院东设立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二年。
        在泉州的宗室子弟初期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庆元(1195~1200)中则在院1300余人,外居者440余人,至绍定年间(1228~1233),则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他们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传入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先进技术,以及先进文化,促进泉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但赵氏皇族生活奢侈,歌舞声色,仗势扰民,其庞大的生活费用,除朝廷少量补贴外,大部分是由泉州地方财政来负担。时仅俸钱和米价钱两项,泉州每年计出备14.37万贯。此外,南外之官属与居官宗子之养廉、宗学之养士,每年钱1.11万贯、米1500石,也皆由泉州出备。
         绍定五年(1232)真德秀以徽猷阁学士再知泉州,为了解决皇族高昂的生活费用又不扰民,他针对泉州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发展海外贸易。使一度处于下降趋势的泉州港,又重振雄风。南宋景炎丁丑(元至元十四年,1277),张世杰奉宋主端宗南逃至泉,由海路至泉州法石时,命令当时任市舶司提举安抚使的蒲寿庚将海舟以从,但蒲寿庚闭城拒命,张世杰只好率淮军攻城,久攻不克,便南下粤东。同年,元将唆都带兵攻泉州时,蒲寿庚降元,在城内“尽杀南外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妇幼不能免,“备极惨毒”。皇族幸存者逃至远郊邻县,四处避难,规模宏大的南外宗正司及睦宗院等建筑,毁之一炬,顿成废墟。后来此处改为织染局。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现在辟为街头小绿地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找到市舶司遗址时,已关门。
泉州市舶司遗址位于鲤城区,据道光《晋江县志》记:市舶提举司在府治南水仙门内。有关方志记载:南薰门在市舶司之旁。即今泉州市内水门巷竹街南薰门(水门)遗址西北,西到水仙宫,东到三义庙,北到马坂巷洪厝山。泉州港兴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中叶。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尚续到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才迁往福州。福建市舶司在此的四百年间,管理着泉州诸港的海外贸易及有关事务。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福建泉州——泉州南外宗正司和市舶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