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鼓楼区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宫殿。
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来源。人们质疑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的。

南甬道进入

用红外线表现这个墓道的精度,红外线从甬道尽头的乐舞厅墙上射出。
南甬道北侧的马厩
南甬道南侧的小车马库


乐舞厅北面,通向楚王前殿的门及高高的台阶
楚王前殿位于整个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面积达68.91平方米。象征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饮宾客的大殿。中间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壮,恰好撑在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构造巧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