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境内,主要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奇峰渡槽用条石垒砌,在山间、河溪上用大型石拱桥梁的形式,连绵于泸县山水之间,是中国西南特别是丘陵地区典型的桥梁式渡槽。于1974年动工,1978年6月竣工使用至今,属于三溪口水库的一部分,渡槽跨越丘陵,一头通往水库,一头连着农田,实现自流灌溉泸县和龙马潭区良田,被誉为人间天河。渡槽群共长65000米,其中石拱式渡槽33座,长达4000米。2019年10月,奇峰渡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泸县一直是农业大县,20世纪60年代初,春旱、冬旱接连发生,农业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原奇峰区宝藏公社(由如今的宝丰村、长林村等相邻村落组成)一带水低地高,用水更是急缺。连年干旱,不少稻田干涸,秧苗干死,导致减产或半减产,亩产700斤的地仅产三四百斤,人吃不饱饭,有上顿无下顿。遇到干旱,当地群众只得靠“土办法”引水。用木水车引水,或者靠围蓄水田囤水,但春旱、冬旱接连发生,根本没地方引水。不仅水不够,抽水设备也缺,整个宝藏公社的抽水机不到10台。
1973年,全国掀起兴农田水利的热潮;同年10月,经过实地勘测确认,“修建水利设施,从高到低引水灌溉当地农田”报告提交;同年12月,报告列为1974年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胜利渡槽得以开工,紧接着华丰渡槽也在1976年开建。 1975年,胜利渡槽完工。1978年,华丰渡槽完工。奇峰渡槽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修建过程中基本没有借助现代机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建筑风格及设计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胜利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阳高村7组,该段龙溪河地质稳定,水流较为平缓。它横跨龙溪河,因其下游10米左右有座八个龙雕的明代石板桥梁叫罗桥,所以又被当地称为“罗桥”。胜利渡槽为桥上桥设计
,下层流通龙溪河水,中层为行人过桥,上层为引水槽体,总长1000米,21墩20孔,最高处33米,跨越龙溪河的渡桥有20墩3孔,长600米。
胜利渡槽不仅“服务”农耕,也解决了出行难题。胜利渡槽为三通结构——上面过水,中间过人,下面过河,以前遇到涨水去镇上赶集时,村民就得绕5到10里路,现在随时过去。
在到达之前,已经看到不少水槽
有些似乎已经废弃
在树缝中看到高高的两层桥,但要走到还是费了点时间。

旁边有条小路可以盘旋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