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龙桥群,分布于泸州泸县的玉蟾街道、福集镇等17个镇(街道),泸县龙桥已考证的最早建造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明、清两代建造最为盛行。在民国时期乃至现代,建桥雕龙的风俗仍在延续。这样的龙桥在今属泸县范围保存有170多座。2006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泸县龙桥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最具代表性的龙脑桥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对子桥、永济桥等46座古桥在2013年打包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建在长江水系上游的沱江主支濑溪河及支流、龙溪河及支流、大鹿溪及支流、马溪河及支流等近200条大小河、溪、沟上。在官道所跨经的主要河流上,由官方主持、民间参与;民间募资多在一般乡道等必经溪流上修建龙桥。桥的形制大小与丘陵地形及发育的河溪大小密切相关,主要河流上之龙桥长100余米、宽约10米,小溪沟之龙桥短的仅长1米左右、宽约40厘米。龙桥精美壮观,建造之初多为多孔平板梁桥,后根据需要有改动,龙桥均无桥栏,桥台多全砌为半圆形和梯形。
国家古建专家组评价泸县龙桥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浑厚刚毅、比例匀称、工细规整、造型别致、逼真生动而独于天下”。罗哲文先生评价泸县龙脑桥:“如此巨大比例形象的龙兽群雕,如此精美的桥梁石刻艺术,在全国古桥中确属罕见。特别是保存如此完好,更是难得。”他惊叹泸县龙桥“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保存之好不仅在巴蜀地区,就是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堪称古桥建筑之大奇观。”
进入国保名单的46座桥名单:
苦桥子桥、旧桥、石鸭滩万寿桥、水口寺桥、仙济桥、江安桥、五子凼桥、栏湾桥、三元桥、狮洞子桥、梨园桥、金罡桥、龙洞桥、顺对大桥、小龙桥、永济桥、新桥、铁垆滩桥、济众桥、高桥、高阁桥、万寿桥、杨湾桥、白鹤桥、白鹤村观音桥、白思桥、薄刀桥、双龙桥、子母桥、翘墩桥、玉带桥、墩河桥、狮子桥、母猪桥、福水桥、观音桥、蜘蛛桥、龙凤桥、桂花坝桥、保寿桥、如此桥、龙岩新桥、风水桥、金龙桥、鸿雁桥、龙灯桥
今年六月,利用两天时间在泸县的乡镇农村里转,打卡了10座古桥。有的定位清楚,或者乡人带路,比较容易找到,有的桥离县道远,我不清楚村道宽窄,停车走了很远,有的桥在当地称呼其他名称,需要反复询问。各桥另外开篇叙述。
泸县地图

46座古桥的分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