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2023-08-18 10:20: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博漫游
明清及近代以东坡为创作主题的字画、文房用品等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笠屐图轴,民国(1912-1949),张大千(1899-1983),四川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先生笠屐图轴,清(1644-1911),张廷济(1768-1848),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笠屐图轴,清(1644-1911),张廷济(1768-1848),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坡公偃松图,民国(1912-1949),张大千(1899-1983),吉林省博物馆藏。此图作于1944年,以苏东坡《偃松屏赞》为意境构思的东坡形象。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苏文忠公遗像,清(1644-1911),余集(1738-182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德化窑白釉人物像,明(1368-1644),故宫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博古图扇面,清(1644-1911),故宫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乾隆御题金山图玉砚屏,清(1644-1911),镇江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水调歌头. 中秋》词意图扇面,清(1644-1911),赵冕(生卒年不详),扬州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诗意图,近代,冯灌父(1884-1969),四川省文化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赤壁赋图青花瓷碗,明(1368-1644),四川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前后赤壁赋》卷,清(1644-1911),李乐深(生卒年不详),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赤壁怀古图》对轴,日本绢本,民国(1912-1949),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苏轼《坡公小品》轴,清(1644-1911),郑夑(1693-1766),旅顺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左:行书苏轼《和王斿(读音you)二首(其一)》《次韵答满思复》轴,清(1644-1911),曾国藩(1811-1872),泸州市博物馆藏
清曾国藩书苏轼诗行书轴选取了苏轼的两首诗歌书写,一是《和王斿二首》前半段:“异时长怪谪仙人,舌有风雷笔有神。闻道骑鲸游汗漫,忆尝扪虱话悲辛。气吞余子无全目,诗到诸郎尚绝伦。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二是《次韵答满思复》:“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右:行书苏轼《书归去来辞赠契顺》轴,清(1644-1911),包世臣(1775-1855),扬州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苏轼五言律诗
《问渊明》屏,清(1644-1911),谭延闿(1880—1930),泸州市博物馆藏
谭延闿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谭延闿书苏轼《问渊明》一诗:“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苏轼文横幅,清(1644-1911),
何绍基(1799—1873),泸州市博物馆藏
何绍基行书横幅书写的是苏轼《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二)》:“阁下才气秀发,当为时用久矣。遐荒安可淹驻,想益辅以学以昌其诗乎?仆焚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尔。有新作,递中示数首,乃珍惠也。山川风气能清佳否,孰与惠州比?此间海气郁蒸,不可言,引领素秋,以日为岁也。寄贶佳酒,岂惟海南所无,殆二广未尝见也。副以糖冰精面等物,一一感铭,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此间纸不堪覆瓿,携来者已竭。有便,可寄百十枚否?不必甚佳者。”何绍基对诗歌原文有所增删。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苏轼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轴,清(1644-1911),梁鼎芬(1859—1919),泸州市博物馆藏
 梁鼎芬,晚清文学家、藏书家、诗人。《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苏轼诗意图扇,清(1644-1911),方士庶(1692-1751),故宫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东坡诗意扇面,清(1644-1911),谢兰生(1769-1831),故宫博物院藏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出自宋代苏轼《南堂五首(其五)》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行书扇面,清(1644-1911),吴德潚(1844-1900),四川博物院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苏轼《延平郭君帖》扇面,海云行书,清(1644-1911),扬州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对照东坡原帖,感觉字数不全呢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与李公择书》扇面,行书苏轼,清(1644-1911),钱问衫(生卒年不详),扬州博物馆藏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不晓得出处的一幅画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从东坡诗词中提炼出来的成语,这么多成语,可见东坡诗词的脍炙人口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