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资中县铁佛镇王家祠,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正中明间为大门,横梁下雀替为两只透雕倒爬狮子,栩栩如生。上方两根横梁上各雕双凤朝阳和双龙戏珠石刻,最上端龙凤牌立书“王家祠”3字,两侧刻“八仙”人物。

山门飞檐尾部左右对称有8只螭吻。螭吻传说为龙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固定,作镇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门雕刻戏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图案,人物、花草、鸟兽上百个,生动形象。








两侧石柱共有楹联两幅,内侧对联为“顾予蒸尝春秋匪懈,绥我眉寿福禄来崇”;外侧为:“中朝愷直推三谏,江左风流第一家”,横批“奉先思孝”。两侧次间又有题诗、碑记。
最外两侧各题一诗,一首为:“功归祖考德归宗,远派绵延十二峰。应是千秋咸食报,巍然望族士兼农。”一首为:“庙貌槐阴特发祥,宁同儿女小村庄。云礽奕叶堆昌炽,从此丹山即故乡。”落款为“特授直隶资州分州
汪诚 赠”。

山门正中明间为大门,横梁下雀替为两只透雕倒爬狮子,栩栩如生。上方两根横梁上各雕双凤朝阳和双龙戏珠石刻,最上端龙凤牌立书“王家祠”3字,两侧刻“八仙”人物。

山门飞檐尾部左右对称有8只螭吻。螭吻传说为龙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固定,作镇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门雕刻戏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图案,人物、花草、鸟兽上百个,生动形象。




内侧次间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长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记载了王氏先祖迁居、落业、建祠等情况,题写人为“丁卯科举人大挑备补儒学教育候补教谕同里
余心敏”,时间为嘉庆二十四年孟冬。余心敏为嘉庆十二年(1807)进士,后迁任邛州教谕。从落款可见,该祠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




文管员就住在旁边的小院中,沟通之后同意放我进去参观。
戏台正面是祠堂正厅,整座正厅的地基高出门厅一台,共有5间。正厅墙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等标语。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龙村小学,这行大字正是当年作为学校的明证。
侧面的厢房
前一篇:内江古迹——资中铁佛展南华宫
后一篇:川博苏轼主题文物特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