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2023-08-04 09:17: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由于资中文庙中午闭馆一个小时,到12点时,工作人员非常礼貌的请我先出去,13点以后再来参观。中午时间如何打发,我吃过午饭后,在老城中转悠,找到了一个省保东城门建春门。后来下了重龙山后,去了与秦家岩方向的宁国市。

沿着大东街寻找,先看到一个城门洞,旁边坐了个老人,攀谈中他告诉我再往前走就是老城门,激动之下,这个城门洞居然没有走出去看看门的正脸。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走到尽头,看到城楼,就是资中人口中的东城门,建春门。这是资中四大城门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门。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建春门和城墙简介: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筑城墙,周长三里,为土墙。其后唐宋多有增建。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复修城墙,改为砖石结构。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逐渐扩建,城周达1363丈。至清乾隆、嘉庆年间相继督修,内外皆有石砌。墙高4.2米、宽3.8米,马墙高1米,墙垛高0.83米,原状遗留至今。古城墙原长4544米,尚存1110米。尤东、南面保存完整。
建春门城楼名“合星楼”,据载为南宋丞相邑人赵雄所建。清同治四年重修。九脊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面阔三间,6.2米,进深3.4米,通高7米,巍峨壮观。该城楼于1994年经资中县房管局维修。2000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由于个别文字看不清,在查西魏年号的时候,搜出一段历史“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护率军攻克江陵,杀梁元帝,立萧梁宗室萧察为帝,控制江陵,同南朝抗衡。西魏趁萧梁内乱,夺取益州等地,使得实力大为增强,也使南朝无力再与北朝抗衡。”

再说宁国寺,也是一个省保。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初名德纯寺。唐代仍名德纯寺,武则天赐名“菩提道场”。唐初禅宗分为以神秀为首的北派和以惠能为首的南派,智诜创建的保唐禅派既不依南,也不附北,第—个将禅宗引入四川,因而宁国寺被后世奉为祖庙,又称“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宋代正式将德纯寺更名为宁国寺;北宋初年,宋太宗御笔亲书“芝草灵芝”悬挂于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大门内侧,屋顶还挺有意思的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宁国寺正殿建于明天顺七年,2007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为面阔三间的七檩歇山抬梁式建筑,外檐后期添加了一周擎檐柱,形成外廊。殿内金柱4根,用覆莲式石柱础,周匝12根檐柱,形成“囲”字形平面。檐下施五踩重翘斗栱一周,角科4攒,柱头科8攒,前后檐明间平身科各4攒,两山中进平身科各3攒,次间平身科各1攒,只有两山后进不用平身科,共有外檐斗栱32攒。其中平身科为溜金斗栱,后尾秤杆斜伸至下金枋下。殿内花台枋与下金枋之间、五架随梁与五架梁之间,各施两组斗子蜀柱加替木组成的隔架科。前檐花台枋下,写有“大明天顺七年”的墨书题记,两侧五架随梁下,分别写有成都府资县各级官员姓名和僧众名号。五架梁的高度上后期添加了天花板,上部结构不明。宁国寺正殿具有明显的明代官式建筑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殿内现供奉三尊祖师像,两侧壁面绘制有无相禅师的生平事迹连环画,后壁绘有净土变壁画,均为当代作品。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32朵斗栱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斗栱内部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最后一进的
藏经楼
内江古迹——资中建春门和宁国寺

有关宁国寺的两段历史:
木棉袈裟最后遗存地
木棉袈裟原本是释加牟尼的金缕袈裟,因为迦叶会意了释加牟尼拈花不语而微笑,得到了赏识,从而传承了这件宝贝。这件袈裟就是为后代佛门弟子顶礼膜拜的禅宗信衣——木棉袈裟。木棉袈裟传到菩提达摩,已经是第28代了。在南北朝的时候,达摩尊师奉命来到了中国传播佛教文化,佛教圣物木棉袈裟也随其一同来到中国,并成为了后来达摩祖师及其继承人的传承圣物。木棉袈裟经代代相传至五祖弘忍时,由于禅宗内部产生了分裂,对木棉袈裟产生争夺,最终武则天从惠能手里迎得木棉袈裟入宫供奉,并请五祖座下的十大弟子来供养他们,当时资中的智诜就是其中的一位。把十大高僧请到内廷受供,武则天就请问佛法,就说各位高僧大德,还有七情六欲没有?其他高僧大德都回答得非常玄妙,惟有智诜说了大实话,就说“人生则有欲,死则无欲”,意思说我还有欲,武则天觉得这是一个讲实话大和尚,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武则天龙颜大悦,并把袈裟赐予智诜。智诜意外地得到了木棉袈裟,他怕在京城树大招风,便以年迈思乡为由奏请回家,带着弟子悄悄地回到了四川。智诜禅师回到四川,就到了资州德纯寺,这个地方就是后来宁国寺,他把木棉袈裟就归藏到正殿里面。所以德纯寺就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智诜在德纯寺前后住了 30多年,他著书立说,教化众生,开创了一个新的禅派——保唐禅派。
新罗国(现韩国)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
无相禅师是韩国历史上新罗国的三王子,俗姓金,于公元728年来到中国,初到长安,师从玄奘,后走访全国,寻访名师,徒步入蜀,拜资州德纯寺(今资中县宁国寺)处寂大和尚为师并修行禅法达14年之久。后受邀到成都,唐玄宗御批赐田一千亩,由无相禅师主持修建成都大圣慈寺。无相禅师在成都传法二十年,还先后修建了净众寺、菩提寺。公元762年农历5月19日,无相禅师在大慈寺坐化,后被供入500罗汉堂,位列第455号。无相禅师继承并发展了其师智诜的相关学说,又以“无忆无念莫妄”三句与戒定慧相配为持门。其传承人为无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