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2023-06-15 16:1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乌尤寺建于乌尤山上,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时改今名。乌尤山又称离堆,又名青衣山,位于乐山市东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流处。
       寺内建筑结构森严,殿宇共有七座,现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等。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乌尤寺寺门正中书写“乌尤寺”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为: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山门上还有“青衣别岛”、“慈云”、“法雨”等题字,使气氛顿然庄严、静穆。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入寺门为天王殿,新塑有四大天王像。穿过天王殿,迎面是弥陀殿,弥陀殿立于岷江断崖旁的参道上,建于1920年,依崖而立,风格迥异。内供一尊高约5米的阿弥陀佛像,泥塑金身端身站立,左手持金台表示接引众生,又称接引佛。身后有48尊塑像,代表着阿弥陀成佛前所发的48愿。后为弥勒殿,清末咸丰(1851一1861年)、同治(1862一1874年)年间重修。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分列着四大菩萨。弥勒殿后为韦驮殿,正中塑韦驮像,左右两侧为伽蓝、龙神像,这三者都是护法神抵,此殿又称护法殿。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苏轼《送渊师归径山》: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再后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1913年所建,庄重雄伟。正中“大雄宝殿”三大字为清末名书法家黄云鹄所书。大殿的门窗壁板上雕刻着富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花卉图案,精美别致,与“壮严引源”、“见道根源”的匾额和堂柱上各式对联相辉映,益发典雅华丽。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文殊和普贤三尊佛像,每尊都高达4米,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全身贴金,衣纹潇洒自如,神态慈祥肃穆,具有唐代塑像风格。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楼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问所铸。殿左的厢房现辟为文物陈列室,展出自汉朝至清朝各种文物近干件。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大雄宝殿后为如来殿,为清末同治年间重修,双层结构,上层为藏经,藏有《频伽藏经》、《日本续藏经》各一部,约万余卷。殿前两个撑枋上,雕有凌云、乌尤两山的全貌,玲珑剔透、巨细尽致。殿正中供五尊如来像,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称五方五佛,分别为阿閦佛、宝生佛、弥陀佛、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两旁为二十四尊护法天神木雕像和十八罗汉泥塑像,表情动作风趣幽默。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如来殿右侧西廊尽头为观音殿,重建于1925年。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乌尤菩萨像建于唐代,是乌尤山最早的佛教造像,系用青铜整体浇铸,高两米,重约三千公斤,造型古朴,威严生动,纯属印度造像风格。据佛典记载:面然为观世音菩萨化身相,相传观世音菩萨至此见两河沙岸,鬼魅啾啾,乃变面然像,为观音七十二化身,貌甚奇古,近似鬼王,以镇妖蜮。此山此寺以乌尤命名,即源于此。面然大士像原置罗汉堂中,世代迁流,铜像毁坏,弃诸草莽,幸得寺院住持遍能大和尚掩藏保护,后又蒙善信出资,修复面然大士像,使乌尤镇寺宝像,得以复现于世。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均无此类造像,而以面然大士为镇寺之宝,并以寺名之,实属鲜见。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如来殿左侧东廊尽头是方丈室。方丈室为一四合小院,幽静雅致。四壁嵌有不少匾联题词,其中宋代名士张方的诗,写出了乌尤山的气势:竹桥沙水乌尤渡,绝壁孤崖意气骄。 故与凌云分半坐,僧窗假寐见金蕉。在如来殿西侧有著名的尔雅台,传为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台右侧临江绝壁处有明朝鼓汝实所书“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字径达5米。为乌尤一景。旁有旷怡亭,是旷览江山胜迹、怡悦心志的好地方。再上为山顶花园,登园中八角亭远眺,峨眉苍郁的山峦,岷江滔滔的流水,辽阔的原野,三江环绕的乐山市,皆一一收入眼底,真可谓“江山这边独好”。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在山门前的院子里看到一只很像狮子的猫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从这道门可到麻浩河边看离堆,经濠上大桥到麻浩崖墓这边。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关于离堆
乌尤山又名“离堆”,是两千多年前蜀守李冰的治水业绩之一。据《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山正当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沫水)三江汇流处,沫水自西而来,惊涛拍岸,水脉漂疾。为了分洪减煞水势,通正水道,李冰在凌云山和乌尤山连接处开凿麻浩溢洪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便使乌尤山成为水中孤岛,也就是“离堆”。
还有一处离堆,是都江堰的离堆,《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后面还有一句,完整的是这样的“蜀守冰凿离碓(即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濠上大桥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在油菜花开的3月,偶然经过此处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乐游乐山——乌尤寺和麻浩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