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2023-06-16 14:51:5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乐山夹江,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93年)建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青衣江)的自然形胜而得名,而夹江千佛岩景区正是位于夹江县城西3公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地方。2006年,夹江千佛岩石窟作为唐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千佛岩佛龛,密集分布在铁石关下栈道右边临江陡峭的崖壁上。据了解,这里的162窟石刻造像共2470多尊,所以称作“千佛岩”。这些摩崖造像略早于乐山大佛,开凿于隋,兴盛于唐,延及明、清。但与乐山大佛不同的是,千佛岩的这些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因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形象也更加多姿多彩。造像中最大的弥勒像龛,佛高2.7米,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姿态与乐山大佛相似。二胁侍菩萨服饰华美,衣纹流畅,肌肉丰硕,体积感很强。
       这些佛像像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姿态各异,绚丽多彩,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其中的弥勒坐佛、净土变龛、天王龛及多窟观音像龛,都是盛唐造像的精品。
镌造至今1300多年来,千佛岩佛像历经沧桑:明代以前两次塌方损毁了部分佛像,长期的风雨剥蚀使许多佛像表层脱落,某段时期开山打石竟使100余窟(1000余尊)精美的佛像荡然无存……然而,对千佛岩佛像的保护也从未停止:宋明两代多次建造佛像保护亭;清代县令在千佛岩镌刻了“禁止上下一带开厂打石如违严究”的文物保护禁令,这是千佛岩最早的文物保护官方告示;民国时期主持修建“穿山堰”的胡疆容县长,为了不损坏佛像,不畏艰险,开凿山洞,让堰水沿岩脚穿山而过……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0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02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03 两身塑像服饰差异大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04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双观音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龙脑石
沿江前行,有望龙坪,临江下望,但见急流江水之中,一座龙脑奇石兀自巍然不动。明代嘉定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望龙坪前,是一座“铁石关隘”坊。牌坊南临百尺深渊,北依千仞绝壁,所在位置是古代的铁石关遗址。经关口往下走,是秦汉古栈道遗址。石级直接开凿在岩基上,从关口到城下共108步,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貌,那被往来行人踩塌磨损塌陷的痕迹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古老,这段沿江道路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铁石关古栈道不仅是陆路要塞,且凭仗其险要地形,与江对岸的陡峭岩壁隔河对峙,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扼守着一江青流。《三国志》和《华阳国志》上记叙的南安峡口伐黄元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43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49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51-052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5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55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56-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72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72下方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83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86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88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89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090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古泾口
万象亭傍山一侧的石壁上,镌刻着“古泾口”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古朴,这是明代张庭的题刻。据说,张庭别号五兀山人,曾做到吏部郎中,他持正秉公,选贤任能,革新吏治,后遭到诬陷中伤,罢职回乡,办有“五兀书院”。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泾口”之名始于秦。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兵灭蜀,接着“移秦民万家实之”,以巩固其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实(充实)蜀秦民主要来自陕西省关中平原的泾水流域,他们虽已徙居蜀地,但仍然念念不忘故土,迁入夹江境内的“秦民”常常思念家乡“泾水”,并视青衣江水如泾河之水,因而以“泾口”之名来称其新居之地,只是后人加了个“古”字。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天宫楼阁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乐游乐山——夹江千佛岩-1

(注明:文中借用部分网友“莎萝蔓蛇”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