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
奢香夫人是彝族著名女政治家,作为一个民族头人,在国家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形势下,为贵州建省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上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统一。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水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学习汉文化的举措,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奢香夫人的功绩,朱元璋曾赞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奢香墓,在大方县城北雨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奢香夫人去世后,朱元璋遣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加谥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片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作为自己的图腾,并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自称“诺苏”或“尼署”,意为“龙虎之邦”、“虎族之地”,汉称“卢鹿部族”、“罗甸”亦同为此意。
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在四周山高林秀的风景映衬之中,显出奢香墓的建构布局,气势恢宏,肃穆庄重。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细,刀法古朴,造型生动,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之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崇龙尚虎的图腾崇拜,是彝族先民的精神文化象征。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西连华夏,一脉本相承。奢香墓作为民族团结、彝汉相融的历史见证,弘扬传统,激励后人的煌煌胜迹,是促进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生动的教科书。
大门内侧
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天,在网上找到一张春天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