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2023-03-03 16:15:07)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贵州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是王阳明。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 我们的贵州文旅之行,除开博物馆,第一站就是阳明洞。
      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自称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打了四十大板后贬为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驿丞
        在穷乡僻壤的龙场,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他明确反对宋朝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反对道学家崇尚空谈、言行不一的作风。在程朱哲学一统天下的当时,王阳明的学说对于解放读书人的思想,使人敢想敢做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王阳明在贵州仅仅三年。这三年,对王阳明来说是折磨,困顿,而对贵州人来说,确是一大幸事。在这三年中,王阳明创办了龙冈书院,首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他对学生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条规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尤其是他强调“求古圣贤之心以蓄其德”是为了“达诸用”,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对于贵州学子“学以致用”的思想影响甚巨。
           阳明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城东栖霞山,传说是王阳明于正德三年(1508)年曾居于此洞而得名。又名东洞,洞内宽敞明亮,可通往后山,四壁石乳凝结。明清以来,无数官吏文人来阳明洞题诗留念,洞中的镌刻较多,字的大小不等,草、楷都有。洞口崖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右侧有明罗汝芳题刻“阳明别洞”;左侧有清庞霖题刻“奇境”等。2006年,阳明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何陋轩是王守仁初来修文时的居穴。当时龙场(修文)老百姓见王守仁住在这既阴又湿的石洞中,便伐木为王守仁修建屋宇。居住室名由王守仁当年所取名称。出处是《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现轩内墙壁,嵌有清道光年间乔用迁、许大纶书录王阳明《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宾阳堂序》所刻广四通石碑。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钻过一个小洞,就看见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半山腰上有一个溶洞,原称东洞,可容百人,王阳明先生常在此冥思苦索,《五经臆说》大概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后人把它称为“阳明小洞天”。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洞外是长12米,宽9米的青石铺地的院落,岩坎边用青石栏杆围绕。当天遇到一些所谓的游学组织,坐在洞口“讲学”,把洞口占满了。在我们的抗议干预下,才让出一条小道,让我们可以进洞观看题刻。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等人逐步散去后,拍了几张洞景。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洞外院落南边石级两旁,有两颗参天古柏,传为王守仁亲手所植,称为守仁柏。建在石岩之上的君子亭,为六角重檐攒尖式清代建筑,亭东北岩石上有(清)贺长龄书录王守仁《君子亭记》碑刻。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亭下岩石壁下有蒋介石题刻“知行合一”四个大字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就在龙冈山顶,王阳明办起了龙冈书院,召集学生讲学。明朝嘉靖年间,在龙冈书院旧址上修建王阳明祠。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王文成公祠,祠为四合院结构。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大门紧闭,因为维修没开放,在网上找到一张照片。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正殿旁的右厢房,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被软禁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苦难的岁月。蒋介石的用意,是想让他学王阳明,在此“悟”道。张学良一直被关押到抗战胜利前夕,才转移到桐梓,以后被押解到台湾。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景区还修了纪念馆等附属设施。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贵州游记(六)阳明洞

只能说看了看实景,简单了解些生平,我后来回贵阳后去了阳明祠再进行了一番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