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于公元前2世纪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国都,此后历为高昌国(4-7世纪)、唐西州(7-8世纪)、高昌回鹘王国(9-13世纪)等下辖的交河郡或交河县的治所所在。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唐曾于公元640年设安西都护府(西域最高军政机构)于此,交河城一度成为唐帝国控制天山南麓乃至西域广大地区的重要行政、军事、交通、宗教中心。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保存相当完好,古城南北长1600余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古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筑布局独具特色。该城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
交河故城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南北向的中央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的塔林。
西部有许多手工作坊。大道两侧是高厚的土垣,垣后是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的"坊",临街不开门。"坊"内有居住遗址和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东侧有军营、余为民居。
感觉是像条船的高台地
从南门进入,走了个环线:南门——中央大道——官署区——东门——居住区——东北佛寺——塔林——西北佛寺——大佛寺——中央大塔——中央大道——南部佛寺——南门。
交河城仅有东门和南门两座城门。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悬崖上,不用筑城垣,城门亦非正式建筑。南门,是古代运送军需粮草、大军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门地势险要,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山崖,东门,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为城内居民汲引河水的门户。
东门遗址区
北部居民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