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中心柱西侧
窟门两侧内壁的供养人
在西窟的东西两侧雕刻有两处摩崖造像:东区摩崖造像展现了释迦牟尼佛祖从出生到涅
,以及悟道后的一组生动的人生故事,西区摩崖为释迦牟尼佛祖到各地讲佛传经的画面。两区造像丰富,雕艺精美。
第二任主持妙用禅师的灵塔在西石窟前十米处,全部用青石雕刻而成,宝顶已丢失,八角形仿木屋檐,其下为椭圆覆钵式塔身。上刻有密密麻麻的铭文,大部分已看不清楚,但"故庄严全妙用禅师灵"字迹虽历尽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见。
唐宋时期,水浴寺的寺产规模很大,除附近的山岭树木外,仅田产土地就有一百多亩,是当时鼓山以东最大最有影响的寺庙。北宋初年的一场大火,把整个寺院化为乌有,重修时,各殿堂庙宇除按原来的规模建造外,还扩建了山门,在山门的两旁修建了两座造型别致的经幢,全部由青石雕刻而成,高11.5米,由三节组成,直径一米有余,经幢呈六面形,每面都刻有密密麻麻的经文,下为一米高的莲花底座,座上雕刻有体态逼真、潇洒飘逸的飞天和罗汉佛手的浮雕,历尽千年风雨,经文已模糊不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幢的上两节已不知去向,仅剩底座和下一节。
后一篇:邯郸安阳行(十六)邺城博物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