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2021-03-19 20:41:53)
标签:

博物馆

墓志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我坐高铁提前赶到洛阳,先去了团队行程外的千唐志斋。知道这个地方还是晋行记杨杰老师讲的张钫的故事,这里有很多唐代的墓志铭,在洛阳新安县铁门镇,坐郊县公交车就可到达。感慨还是功课没有做足,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处古迹,赶紧查地图,才发现是古函谷关,失之交臂,又留下一个遗憾。
       千唐志斋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张钫先生酷爱金石字画,并广泛征集,在故宅花园"蛰庐"内建斋收藏,由王广庆命名、章炳麟题额为"千唐志斋"。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1997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老人。
 张钫生前酷爱金石字画,与于右任、章炳麟、康有为、王广庆交往较密。在他们的影响下,尤其是在于右任的鼓励下,张钫于1931年开始广泛搜罗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其故里铁门镇。1933年前后在其"蛰庐"西隅,辟地建斋,将罗致而来的大部分志石镶嵌于十五孔窑洞和三大天井及一道走廊的里外墙壁间。其未镶嵌部分,除于抗日战争时期运陕捐赠陕西博物馆数百块外,历经变乱,散失不少。据1935年由上海西冷印社发行的《千唐志斋藏石目录》载,共计1578件。现斋内尚存各类藏石1419件,其中西晋志1件、北魏志2件、隋志2件、唐志1191件、五代志22件、宋志88件、元志1件、明志30件、清志2件、民国7件,此外尚存有墓志盖19件,以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等54件。
       洛阳地处中原,古来为文人荟萃之地。此邙山雄浑逶迤,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所以历代帝王将相、富户巨贾,皆迷信北邙为风水宝地,多葬于邙山下,故民间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以致"北邙山上少闲土,说是洛阳人旧墓"、"北邙无卧牛之地",成为我国最为集中浩大的墓葬区。随着清末以来的盗墓及其它自然原因,埋于墓中的志石出土甚多,张钫先生三十年代的大规模搜集,几乎收藏了北邙出土志石80%以上,为我们国家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国宝。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听香读画之室,张钫先生书房,1918年建成,是千唐志斋最早的建筑。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蛰庐"的匾额及"听香读画之室"的楹联均为康有为游陕过豫宿铁门时题写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谁非过客 ,室橱横额为金石家罗振玉的高徒、曾任河南省博物馆馆长的关百益所题;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花是主人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蛰庐,康有为所题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墓志展厅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章炳麟题写的“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墓志铭是一块刻满文字的正方形青石,这块薄薄的石片记述了死者的世系爵里、平生经历、配偶子嗣、卒葬时地,然后埋在死者坟墓里边。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看到边上的花纹,想到大多数墓志都是平面嵌到墙里,侧面的图案就看不到了,有点可惜。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清河崔氏墓志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唐朝宰相李德裕(夫妻)墓志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唐朝开国元勋屈突通墓志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李邕墓志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这方墓志上有很多武则天造的字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于右任题写的铁门镇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狄仁杰撰书的墓志铭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张钫之父的墓志铭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玻璃反光,不好拍照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百度:
       说千唐志斋是一部石刻唐书,是这些志石上记载了唐代三百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大量史实,这些史实的详细情况已被历史的风烟所湮没,仅有的史籍仅述其大概,对于历史的记述,史书是竖向的,粗略的,而墓志铭对这些事实的记述则是横向的、详细的。这些唐人穿越千余年时光的隧道,再现于我们面前,使我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与我们智慧的祖先对话,使我们以史为鉴,感悟过去,启迪未来。所以说,千唐志斋又是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下对唐代农民起义的记述,这方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崔玄籍墓志记载了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睦州(今浙江建德)女英雄陈硕真为首的反对酷吏、豪强压迫的农民起义;这方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裴镐墓志则记载了当年在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发生的"海盗"起义事件;这方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嗣曹王李皋墓志与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陈皆墓志都记载了他们参与镇压袁晁起义的情况,这些记载都为史籍提供了难得的佐证,对我们了解唐中期以后农民起义活动的范围、规模以及被镇压的情况大有裨助。在五号室崔玄籍墓志左上方的这方墓志主人为高玄,高玄为辽东三韩人(即南韩人),其祖父曾为平壤刺史,后其随泉南生来唐,并入仕,卒葬洛阳北邙,这方墓志对于了解唐代的外交及用人制度非常有趣。
       从这些藏志中,还可以看到唐代官府对盐、茶、酒实行专卖和均田制日益解体的情况。如位于八号室的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孙公义墓志中,记载了会昌年间睦州一带经济萧条、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以及孙公义针对时弊、力倡农耕、推行新税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措施。另外,位于三号室的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的王德表墓志、位于五号室的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裴同墓志、位于三号室的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和守阳墓志、位于三号天井的锦州刺史赵洁墓志都分别记述了唐王朝与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同地方政权之间存在的矛盾与纠纷,也记载了大量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再如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张尊师墓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侯敬忠墓志中还可以看到唐代佛、道两教广泛流行及彼此相此消长的斗争情况。如果读者有心了解唐代士族门阀势力的兴衰,姓氏的渊源、地名的变更、以及自然、交通的情况,也不难从这些墓志中略窥端倪。综上所述,千唐志斋藏志对我们了解有唐一代三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均有其重要的价值。
      对书法有兴趣的朋友从这些琳琅满目的志石上可以尽情享受唐人精美的书法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美感,由此更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里展示的书法艺术使我们看到了唐代书艺演变之全过程,不仅可以打破许多人们对唐代书法的认知习惯,还可以提出许多新的命题,让我们来认识唐人书法、唐代文化。此外,在专贮书法绘画石刻的第十五号窑洞内,有南朝王弘所书的行草条幅,宋代米芾的行草对联,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碑文,明代董其昌所书横披,明清之际神笔王铎所书的大幅中轴,清代王弘撰、刘墉、陈鸿寿、邵瑛、韩东篱等人所书的屏扇、对联,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靳志、戴传贤所书的对联、单条石刻等。在十一号窑室内还嵌有明代董其昌所书《典论论文》长卷,还有由蒋中正撰文、贺耀组隶书和国民党众多高级官员和社会贤达具名为张钫母亲庆祝七十寿辰的长篇寿序石刻《张母王太夫人寿序》。其他如元赵孟頫书丹的宣武将军珊竹公神道碑等也弥足珍贵。
至于绘画方面,虽为数不多,但皆为稀有佳构。第十一室嵌有汉代线刻佛教故事,第十五室嵌有汉武帝梦景浮雕,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风、雨、阴、晴竹姿四幅屏扇和名曰"醒"的单条竹画石刻,第三天井西壁所嵌清代光绪皇帝引见官王纯谦指画兰草等,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作"风雨阴晴"竹画,不仅画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而且画出了阴晴雨雪四种天气,幽篁疏影,形神皆妙,我们站在石刻前,仿佛感受到凤尾森森,疏影横斜的拂面清爽,顿然领受到名家圣手的无穷魅力。



园内桂花盛开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旁边有张钫的墓园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从千唐志斋出来,小广场旁边就是张钫故居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嵩洛访古(二)千唐志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