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2019-06-06 16:36:10)
标签:

山西

古建

雕塑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府城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北岗上。1988年入选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玉皇庙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储,其建筑风格集纳了宫观建筑的主要特点;庙宇内的琉璃构件、壁画和木雕皆出类拔萃;其二十八星宿彩塑更是独冠天下的绝品。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也为研究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 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朝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 内绘三清神像。"北宋熙宁九年(1 0 7 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内设大殿、廊庑、山门等建筑,并彩绘壁画,塑造神像,当时已初具规模。金泰和七年(1 2 0 7年), 因庙宇败陋椽栋毁坏,当地群众曾集资大修一次。但为时不久,又遭兵乱破坏。元至元元年(1 3 3 5年)再次复修。其后虽经元至正十五年(1 3 5 5年)以及明清两代屡次修葺。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则是元至元元年重建时所形成的。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从整体上看,府城玉皇庙集纳了中国宫观建筑的主要特点:整体建筑显得主次分明,整齐又富有变化。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拾级登临,如朝北宸,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前院、中院、后院两侧各有廊庑和配殿,全部两两对称排列。该庙宇历经多次重修和修复。府城玉皇庙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
府城玉皇庙坐北朝南,一共三进院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2米,计有殿宇楼亭110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沿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头道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另外两庑设有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及厢房、钟鼓二楼等诸多建筑,整体建筑错落有致。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头道山门前,建有东西两个碑廊,诸多石碑详细记录着庙宇沿革历史的资料。进入山门是前院,前院没有正殿,正中是二道山门,东西两侧,设有文昌殿、咽喉祠、财神殿。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二道山门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咽喉殿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透过窗上破洞瞄里面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过二道山门是中院。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中院正殿为献享殿,也称作成汤殿,殿内塑有成汤像。并有木雕阁楼三幢。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东偏殿是东岳殿,里面奉祀东岳大帝黄飞虎及夫人贾氏,还有儿子黄天化,麾下大将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西偏殿是三王殿,奉祀牛王、马祖、天钱罥祖。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东西两侧分别为药王殿、五道殿、高禖祠、老君殿。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紧靠二道山门两侧是南殿,西为地藏菩萨殿,内塑十殿阎君。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东为六瘟殿,内塑六瘟神像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后院大殿为玉皇殿。殿宇粗壮的梁柱斗拱结构、门窗墙壁以及神台上镶嵌的浮雕砖饰还保留着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正殿内塑有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庙内存有大量的装饰性砖雕、石雕和琉璃构件,亦属珍贵之物。 塑像及神祀:玉皇庙正殿内原有大小塑像118尊,现尚存50余尊,为玉皇大帝、宰辅、臣尉、仕女等。其中的多数仕女彩塑乃宋金时期作品。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庙内玉皇殿保存的宋、金彩塑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彩塑内容是玉帝、宰辅、臣尉、侍女等。其中的多数侍女彩塑,是宋金时期的作品。侍女的头饰发髻和衣裙服饰各各不同,衣饰纹理自然贴体,面相清秀俏丽,风度温柔典雅,表情顺从恭谨。大殿正中主像为玉皇大帝,彩绘金身,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乃人间帝王之化身。两侧除少数宰辅及臣尉外,其余皆为侍女。这些彩塑表现得是浓郁的人世情味,冲淡了玉皇神殿中的宗教神秘气氛。侍女塑像已脱离了宗教神话的规范与拘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根据所塑姿势神态和手持器物,可知她们是为玉皇大帝日常生活服务的侍者,均为年轻少妇。头饰、发髻纹理简括洗练,自然贴体,面相俊秀俏丽,风度温柔典雅,表情虔诚恭顺。其形姿和所塑手法,完全可以和晋祠圣母殿的宋代侍女彩塑相媲美。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左右偏殿分别为三垣、四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为风伯殿、雨师殿、十三曜星殿、六太尉殿、十二元辰殿、二十八宿殿以及关帝养马厩和蚕神殿。
其中东垛殿,即三垣殿供奉的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这是汉末魏晋时期天师道所尊崇的三个最重要的神祗。西垛殿四圣殿,殿内主像叫尊,都作武将装束。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四圣名称为天篷、天猷、黑煞、真武,是紫微北极大帝的四将,此殿四像为清代重塑之作。四圣在宋朝的时候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倡,在道教神祗中地位显赫。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后院东庑上三间为曜星殿,塑十三星君像。其中金星、水星都是青年女神像。水星左手执札,右手握笔(笔、札均已失),形象端庄,神态温柔娴静;金星手抱琵琶,敛眉有郁郁之状。该造型设计与宋代道教所定仪规相合,但塑像为明代所作。
东庑中三间为关帝殿, 凹像为清代重塑,中祀关帝。下五问中祀蚕神、行山太尉等,此外还有男女侍从像多尊,大都为明清时代作品。

后院西庑的上三间是十二辰殿,奉祀十二元辰真君,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祗之神。每尊神像所戴的冠上都有图形,画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作为标识,成塑于元代。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辰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丑牛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西庑下八间是二十八宿殿,奉祀二十八宿星君。唐初五行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与二十八种动物撮合在一起,并在每个星宿名下分别缀以日、 月、金、木、水、火、土中一个字,于是一个字的星座名称就变成了由三个字组成的星宿名称。象玉皇庙这样以人物和动物形象相结合而产业的二十八宿像,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在玉皇庙的彩塑天地里,成就最高的当数元代艺术大师刘銮雕塑的二十八宿彩塑,在全国现已发现的古代塑像遗物中尚属孤品,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仅对元之后的古代雕塑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今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八宿彩塑位于后院西侧的二十八宿殿内。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第一次将天文学中观察天体运行、四季变化、经纬定位的28组赤道星座与唐代五行家袁天罡确定的21种动物同金、木、水、火、土和日、月融合于人,创造出有血有肉的"虚日鼠"、"房日兔"、"轸水蚓"、"亢金龙"等各种神话人物形象。在这些人格化了的天界神灵中,把老者的慈祥、妇女的端庄,文官的稳重、武士的威猛刻画的栩栩如生。再加上塑像本身的体态以及衣纹彩带的飞舞飘逸,不仅充分显示出神仙们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外貌特征,而且使全殿彩塑产生了气势磅礴、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二十八宿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它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绝品。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府城玉皇庙琉璃构件、壁画和木雕都十分的出色。明清之前,琉璃多出自山西,晋城是山西使用琉璃最多的地区,而府城玉皇庙更是晋城地区自金代以来各个时期琉璃构件最为出类拔萃的庙宇。
府城玉皇庙的琉璃大都用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着色以黄、绿、孔雀蓝为主,部分殿堂屋面还采用了琉璃铺锦和剪边工艺。在年代上,除玉帝殿顶上的琉璃是金代时期的,其余多为明代遗物。而在工艺上,玉皇庙建筑中使用的琉璃多为捏花艺,因此更富有立体感和观赏性。
作为府城玉皇庙主殿的玉帝殿,其整个屋面全部使用绿琉璃剪边,更显庄重。据庙内金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碑石记载,该殿琉璃是晋城东元庆村琉璃匠人李道真制作。更为可贵的是,该殿屋顶正脊上的琉璃饰物并非常见的龙凤花卉,而是二十八星宿。可惜的是,经过明代补修,二十八星宿琉璃饰物已不完整,但从残存的脊块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或男或女、或文或武、脚踏祥云、手持法器的诸位星君。
此外,在玉皇庙众多的琉璃构件中,头道山门上覆盖的孔雀蓝琉璃和集中在中院各殿内的琉璃神台也十分珍贵。头道山门上覆盖的孔雀蓝琉璃,器形多为腾龙、力士、仙人、走兽、水波、花卉,栩栩如生,再配以赏心悦目的孔雀蓝色泽,使得玉皇庙头道山门更加巍峨壮观;而中院各神殿内的琉璃神台,全部由数块琉璃组成须弥座式,束腰部分以吉祥图案或神话故事为内容,十分精美。

府城玉皇庙中的壁画和木雕艺术也十分精美独特。庙内的壁画大部已经残破,残存下来的壁画也都是不同时期的作品,每一件都带有时代特征,显得弥足珍贵。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十二元辰殿内的正面壁画,该画仅十余平方米,工笔彩绘,由三部分组成。正中为帝王生活图,帝王端坐于宫廷式的高台上,表情端庄,举止安详,嫔妃站在身后,仪容高贵,神态娴静,还有儿童闪现在柱后帐中,乐舞艺人和值殿将军在阶下活动。右侧壁画为贵族生活图,画面为一官宦院落,中有两人对弈,院外廊下站立一队衙役,街道上有军官、王公出巡。左侧为市井生活图,图中可见摆场习武者,弹琴卖艺者、社火表演者。整幅壁画上,人物百余,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玉皇庙的木雕则共有三种类型:一为圆雕,也称六面雕,呈实体状艺术;二为透雕,呈镂空状;三位浮雕,呈不漏明单面雕状。府城玉皇庙内的木雕,同样件件都是精品。其中尤以成汤殿内的木雕具有代表性。成汤殿素有"金梁玉柱"之美誉。"金梁"其实是"荆梁"的谐音,"玉柱"也不是真正的玉石,而是白石。该殿内主祀成汤帝,附祀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龙氏及水官诸神,并设有三幢楼阁式神龛。难能可贵的是,殿内诸神像以及神龛,全部是木雕精品。其中楼阁式神龛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其平面呈凸字长方形,正楼高5米有余,为重檐歇山顶,耳楼则为重檐悬山顶。其整体设计精巧,造型严谨、层次丰富、刀法细腻,可谓是小木作艺术精品。

府城玉皇庙这座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还当属其彩塑艺术。玉皇庙内珍藏有宋、金、元等不同时期的彩塑共260余尊,全部都是道教诸神,从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到三垣、四圣、九曜、十二辰;既有风伯雨师、种桑养蚕、文贞、武道;也有高禖、马神、牛王、六瘟;几乎是汇聚人、鬼、神、仙共一堂,可以说是用艺术的手法系统的地展现了中国道教诸神系统,具有非凡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据有关专家推断,玉皇庙的二十八宿彩塑和十二辰彩塑,均成塑于元代,并且象是出自同一匠师之手。根据塑像风格推断可能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又名刘銮)的作品。

中院正殿为献殿,亦称成汤殿。中祀汤帝(商朝第一个帝王),并有木雕楼阁三幢。东偏殿为东岳殿,中祀有东岳大帝黄飞虎及夫人贾氏,儿子黄天化,麾下大将黄明、周纪、龙环、司谦等。西偏殿为三王殿,中祀禁王,为牢狱之神;右祀孙真叫即唐代名医孙思邈:左祀扁鹊(也有人认为是华佗),其间夹司侍从塑像。下两间为五道殿仅存五道将军(亦称显通将军)习像-尊。西庑上三间为高裸祠,俗称奶奶庙,是专为求子保婴而设的神祠。内塑高裸神像及鬼卒等。东南偏殿为五瘟殿,殿内立像为劝善大师,和瘟道士及四方引瘟使者,神台之上有文武侍从及鬼卒等。西南偏殿为地藏殿,中祀地藏菩萨和十帝阎君等。前院东西两庑内,原祀奉文昌、咽喉、风伯雨师等神像,均于早年毁坏。

庙内海棠和杏花争奇斗艳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山西古建之旅(七十七)府城玉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