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访古(七)勉县武侯祠
 (2019-03-13 10:54:42)
	
			
					(2019-03-13 10:54:42)		| 标签: 汉中三国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武侯祠始建于263年,于右任先生称其为“天下第一武侯祠”,也是唯一由皇帝(后主刘禅)下诏修建的祠庙,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武侯祠坐落在勉县城西3公里处的川陕公路之南、汉江之北。它占地80余亩,周围青砖砌墙,共有大、小院落7个,门楼、牌坊、东西辕门、琴楼、乐楼、钟楼、鼓楼、戟门、拜殿和文臣武将廊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
大门对联:尹姜堪将不为奢,叹当年禹域三分致累操劳半世;吴魏未平何用恨,庆今日神州一统自当称慰千秋。







乐楼,戏台,清代建筑


北魏遮秦山蜀风高奏出师表;南阳阻襄水汉柏长嘘梁父吟。
此联为现代诗人刁永泉撰书。





乐楼,戏台,清代建筑


戏台对面有一座大牌坊,牌坊前,立着两根石旗杆。据介绍,旗杆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但下面的石础是汉代的。旗杆上有对联“至大至刚有严有翼将相经纶名世业;其难其慎乃武乃文圣贤学问大儒心”。




祠前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翘,牌坊中宽6米,东西两侧各宽3米,四柱落地,上盖灰瓦,坊上一面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大字,一面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蜀建兴元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死后谥号忠武侯。 后来还被东晋政权追封为武兴王。

传说牌坊后的地界就是诸葛亮在勉县的相府所在地,相当于说蜀汉朝廷利用其相府改作祠庙。牌坊前有金牛古道,两边设东辕门、西辕门,两门始建于263年,历代均有修葺,来往行人路经武侯祠,在辕门处下轿下马,以示对诸葛亮的崇敬。
大殿前有拜殿,也称献殿,是祭祀的地方,建于263年。




院子左右,有文臣武将


两汉之间见儒者气象; 
乾隆乙卯(公元1759)科进士,工部侍郎四川长寿韩鼎晋题 

古柏树与武侯祠同年代种植,但汉柏树上各缠绕一棵500岁的凌霄。凌霄花每年自夏至开花到立秋止,花期长达百日之久。每当开花时节,朝开暮落,遍地红英。远而望之,只见苍苍翠柏之中,点缀着朵朵红花,红绿相映,娇艳之极,给人以千年古柏开红花之感,煞是好看。
对联:品隆三顾业盖三分,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斯;策定两朝心存两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兴。


拜殿前有一通碑,“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十二月,冯玉祥题于南京行营



碑刻则以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沈迥刻立的唐碑一通,最为珍贵,该碑是全国现存武侯祠庙碑刻中较早的一通。该碑题为:《蜀丞相诸葛忠武侯新庙碑铭并序》。碑文作者为刑部员外郎侍御史沈迥,山南西道节度推官元锡书丹。其中,在叙述诸葛亮是待时而出的贤士时说:"伊昔武侯,踠足南阳。退藏于密,不曜其光。"
清代的果亲王,曾于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来勉县主持重修了武侯祠,并留下了诗刻,内容赞颂了诸葛亮的南阳际遇和他鞠躬尽瘁的悲壮人生:
遭逢鱼水自南阳,将相才兼管乐长。
羽扇风流看节制,草庐云卧裕筹量。
丹心一片安炎鼎,浩气千秋壮蜀疆,
庙貌嵯峨沔水侧,入门瞻拜肃冠裳。


捐资修建的功德碑

头两人比较有名,左宗棠和丁宝桢


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李调元,曾于乾隆年间拜谒了武侯祠,并作有包括歌咏南阳诸葛亮文化的《谒武侯祠》诗一首。
五丈原头泪满颜,武侯高冢定军山。龙岗伯仲钓耕外,鱼水君臣寄托间。
风过琴台松冷冷,两淋战鼓草斑斑。三分未了孤忠恨,犹有灵魂日暮还。
对联之一:扶汉心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 




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羽扇纶巾,目光凝重,逼真传神。左右两侧,塑关兴、张苞站像,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坐像前额殿中,高悬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亲笔御书“忠贯云霄”匾额。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二月,天津徐通久书 
对联之二: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 
戍子冬日广州书抄 





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羽扇纶巾,目光凝重,逼真传神。左右两侧,塑关兴、张苞站像,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坐像前额殿中,高悬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亲笔御书“忠贯云霄”匾额。
两侧有对联:羽扇纶巾天下士; 
 
两人为张苞、关兴。






大殿背面。对联: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愧宗臣。

两人为张苞、关兴。



大殿中有两副对联:
之一:三分天下谋出南阳一布衣,八年殉劳曾得汉川万民心。此联作者张保庆。
之二: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高。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仲秋(九月),于右仁书 
墙上有诸葛亮传。



大殿背面。对联: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愧宗臣。



崇圣殿又称寝宫,始建于263年,是供奉诸葛亮家人牌位的地方。
对联:兵在攻心三分聊竭解悬力;鱼如得水六出诚为尽瘁哀。清:王鼎丰题 


西配殿


大殿侧墙


崇圣祠后院

观江楼,曾经在楼上可观汉江,可惜现在河流改道,已经看不到了。





在望江楼旁有后门可通诸葛古镇
武侯祠内,但见四处古树名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祠增色生辉。其中古旱莲最为出名。
在琴楼和戟门之间院落东侧,有一个小院子,传说中的旱莲就在这里,非常遗憾,来早了几天,有花苞了,还没盛开。旱莲属玉兰科,玉兰花的变种。







汉中市勉县武侯祠院内生长这株落叶乔木旱莲,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树高13.4米,胸围1.36米。因其树花开之时,花朵酷似莲花,而生于旱地,故有旱地莲花之美誉。旱莲属木兰科,每年三月上旬开花,花期半个月。其树先花后叶,初春满树鲜花,十分喜人,花后枝叶繁茂,五月长出来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树上孕育十个多月,经历夏、秋、冬,来年绽放,俗称之"十月怀胎"。夏至后,花树结籽,籽如红豆,碧光坚硬。旱莲花于2000年被汉中市政府确定为汉中市"市花"。
只好看网上图片了
另外,祠内还有以下对联,供大家品阅。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讬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高卧南阳,抱梁父孤吟,审时度身,不减耕莘钓渭;
行筹西蜀,读出师两表,尊王贱霸,岂徒践魏吞吴。此联的作者是清代李埙。
东鲁大名垂,继圣学于出师之表;
南阳高躅在,迪前光于辟谷之俦。这副对联作者为清代的王鼎丰。
亲贤臣远小人鞠躬尽瘁 
善谋略立大业死而后已
本布衣事二主全力以赴展才华千古留芳
亲贤臣远小人呕心沥血尽己责万世敬仰
通天地精运筹布衣不让纨绔
建奇功立大业英雄岂论出身
日月高悬处师表; 
风云长护定军山。
清.马履泰书 
此地始终关大汉; 
何年将相似先生。清.光绪西蜀骆成骧题 
前一篇:汉中访古(五)石门十三品
										后一篇:汉中访古(八)马超墓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