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二)雷台汉墓
 (2019-01-24 17:30:33)
	
			
					(2019-01-24 17:30:33)		| 标签: 甘肃河西走廊文化 | 分类: 东走西看 | 
铜奔马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千克,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矫健剽悍,呈飞奔状,右后足巧妙地轻踏在一只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飞鸟背上,既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并赋予了奔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铜奔马蕴含着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并具天马文化内涵,并且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

看看甘肃博物馆里藏的原件

看看甘肃博物馆里藏的原件


铜车马仪仗俑,汉代,共99件,由33件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yao)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铜车马出行仪仗,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铜车马仪仗俑放大复制模型
 

1号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其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后室组成。墓室总长19.34米,条砖砌筑,覆斗顶,藻井方砖绘大型莲花图案。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231件,其中铜器127件(部分有铭文),铸造最为精致的是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墓门上方有砖雕门阙一座
一号墓里的一口汉代古井长期以来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此井居然"见钱眼开":能将扔进井里的钱币神奇地放大。古墓里的古井有何作用呢?据专家介绍,墓室主人在墓道中凿井,寓意着富有和尊贵。古井位于雷台东南角,距墓道入口2米处,贯穿了整个夯土层,与墓道相邻,一直修到古墓中。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据考证这口古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往下看
2号墓形制与1号墓相似,只是规模不及,且无耳室。
前一篇:陇西行(一)
										后一篇:陇西行(三)天梯山石窟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