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话扯远了,说回代县。代县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代州治所驻地,也是山西北部的军事重镇。边靖楼位于县城最繁华街的十字路口的中心,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 边靖楼,亦名谯楼,俗名鼓楼,立于代县城中央,坐北朝南,取靖边安民之意。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它与雁门关遥相呼应,是古代指挥作战的重要军事关隘,当年王昭君出塞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代县边靖楼比山海关边靖楼高15米,比嘉峪关城楼高17米,是山西楼阁式建筑中体量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木质鼓楼,被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
据清《代州志》载:边靖楼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吉安候陆亨建。成化七年(1471年)被焚,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维修。现存结构仍为明代遗构。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楼建于台上,高八丈,总高十二丈)。三层楼全木结构,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上一层施重檐五铺作双昂斗拱,第二层施平座斗拱五铺作双抄里边偷心,下层无斗拱,三层均有廊。高悬“声间四达”、“威震三关”巨匾两块,均长8米宽3米,为亚洲第一木质巨匾。
我国北方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登楼者,北望雁门,南望滹沱,全县山川景物尽收眼底。1947年秋叶剑英元帅登楼题诗:“威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雁门楼;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边靖楼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