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第三方角度
(2011-07-07 13:27:19)
7月7日,北京市青联、北京经济开发区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7家企业与职业学校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为36位青联委员颁发了职业教育“特聘教授”和职业学子“成长导师”聘书(市青联与职校签战略协议试点校企合作:http://www.chinavalue.net/Story/254237.aspx)。
三方七家企业的合作平台是新的亮点。校企合作较为广泛的实践已经不短了,当时比较普遍的共识是强调人才培养的供需见面与对口衔接,似乎牵住了这个牛鼻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往往因院校和企业彼此差距太大,多是热闹一阵子难以有效深入发展。
这次的合作引入了供需之外的第三方,虽然不知道北京市青联、北京经济开发区以何种方式参与合作,但从合作企业方“为36位青联委员颁发了职业教育“特聘教授”和职业学子“成长导师”聘书”的举动,以及开展八项重点工作和三大特色活动的安排看,第三方(是一个统称概念,即人才供需之外的集合体,未必只有一家)是微妙而重要的,这种新结构的合作试点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个新的突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