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民众钱包干瘪,但女士的爱美之心并未因此泯灭,在买不起高档化妆品的情况下,口红这类低廉的非必需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不少厂家因生产口红而起死回生,这就是著名的“口红经济”。
在当下金融风波的背景下,以表达经济危机中的危与机的“口红经济”受到更多的追捧。期待中的假日旅游的“井喷”没有了,但是外出型聚餐的依然火爆;高档家电消费疲软了,但“家电下乡”却在农村的广大市场蓬勃未艾;经济不景气促使许多人以看电影取代出游,推动《非诚勿扰》等节日档期票房迅猛增长;与此相关的文化消费、礼品消费、婚庆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行业不景气,社会消费的特点就会发生新的变化,不同消费人群满足需求的方式也会带有新的时尚印记,危机中的机会往往会以更加零散的形象出现。比如此次“口红经济”的领跑者更多的是以80后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人群,并由此牵动其他相关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有消息称,,“80后”“新姑爷”们,除了带着礼品给岳父岳母拜年外,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人,在“姑爷节”拜见岳父岳母多了些创意和新意,送健康、送快乐、送孝心成了“80后”新姑爷孝敬岳父岳母的新趋势:鲜花盆景、观赏鱼、KTV、健康卡......,节庆时期两代人的共同体验,使得这些原本多元化选择性的群族消费形成新的聚合点。
由此看来,精明的商家必须独具慧眼并果断行动,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由其对于网络营销而言,这种长尾效应更是具有更大的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