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气温回暖,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
不知怎地,由春风拂面想到放风筝,进而想到孩提时代的许多快乐的小玩意:弹弓、三角、铁环、螺陀、玻璃球、髀石(一种羊的关节骨头),甚而至于女孩子玩的捉迷藏、踺子、皮筋、跳格......这些小玩意没有一个是在课桌前彰显快乐的,他们在恣意的天空下放飞着每一个童贞。
反观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们,从开始记事儿的那一刻,就被大人们提溜到课桌面前开始刻板的学习,填鸭式的学习使得他们像豆芽式的成长。至少,不少独生子女成人后的郁闷与孤独,应该与他们童年快乐的缺失有关(不是被大人们安排给他们的那种成人倾向的快乐)。
人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尤其孩童的阶段不能够被其父母望子成龙的爱心所忽视乃至抹杀。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撒尿和泥不丢人。能在开心玩的环境下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记忆最深刻的学习——都大半辈子了,那些小玩意仍然历历在目,仍然那样亲切温馨。我想成人们开朗豁达的情怀,应该与他们孩提时代朗朗晴空下的快乐玩耍有关。
联想到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孩子们的家长们利用QQ群帮助小学生们解数学题,真是感到一阵心酸:家长怜子之心、孩子无奈之状。快乐是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小学教育什么时候能够从课桌前、书包内解放出来,让孩子们开心的玩、也开心的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