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了味的笔记

(2007-02-11 00:22:27)
分类: 策划语丝
   近两年在大学做《商务策划管理》选修课或为大学生们作《就业策划》系列讲座,经常看到学生们听讲时埋头做笔记,开始还感到大家很用功,然而细细一了解,才发现这笔记已经变了味儿了。
   学生们津津乐道地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扔笔记(还有人多一道工序——抄笔记),却把笔记真正的用途丢了:原本学习时或圈点、或批注、甚至深入思考的成果,才是原汁原味儿的笔记。如果抽去了独自感悟或思考的精髓,只是把笔记当作一个应考的工具,那才真是舍本求末了。
   如此看来,这又是一种“积极的惰性”——看起来很用功,实际上是想走捷径,搞投机,然而由于浪费了自身最宝贵的资源——独立思考,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实际上并没有领悟到所学知识的真谛。
   如果向上追溯,不少学生的先生们也似乎适应了这种变了味的“笔记生态”,因为他们也是这条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经常不自觉地使用这个核心竞争力。如果用这样的知识去回答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重大问题时,所谓的理论知识怎能不显得苍白和脆弱!如果仅仅是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有认真想过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理论家不是更可悲吗?
   但愿我的笔能够记下我的所思、所悟,记录下自己伴随社会进步的心灵历程,而不仅仅是“笔记”的影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