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宜春袁河(渥江段)岸边2025(一)

标签:
袁河宜春初春渥江岸边 |
分类: 我的镜头——边走边拍 |
摄影:健康驿站
摄影时间:2025年3月20日
————
袁河横贯宜春市中部,上自袁州区西村镇的柘双入境,东流经西村、湖田、城区、下浦,在渥江镇的龙王庙出境至分宜县,复由分宜县流入本市彬江镇之河下,再由彬江流至分宜县的江口水库,境内流程为52公里,是一条常流河。
从新田河(稠江)与袁河汇合处至分宜一段,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此段有秀江或秀水之美称。秀江是宜春的母亲河,温婉的河水穿城而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宜春人。清代诗人汤斯祚(1684~1764),字珩之,号亦庐,其《秀江道上》诗云:“石尽江溪骇浪平,薜莎深碧爱澄泓。棹声惊起白鹇鸟,一半青山飞去明。”写出了秀江的秀,如果泛舟秀江,可以看到沿河两岸奇峰叠嶂,怪石嶙嶙,到处是奇山美景。古诗云:“十里五里碧滩接,一桨摇出青山青。推篷回首望长江,袁江远在千山上。”古人在秀水之畔的宜春建立了天下第一座天文天象观测台。同时作为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弟子的唐代道明禅师曾开设道场于蒙山圣济寺,得嘉庆皇帝所赐“唐朝佛国”的匾额。“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即指此。宜春秀水南岸的仰山寺为“一花五叶”之一的沩仰宗祖庭。古有言曰:“江西进士半袁州。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可见这里古代时期曾佳丽满城,真可谓人杰地灵之隅也。这里养育了江西历史上第一和第二位文科状元——卢肇和易重(唐朝)、大学士严嵩、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南宋状元黎立武、明代大理学家梁寅、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等。严嵩曾这样描绘秀水:“峰势插江溪路小,峡门横石水声多。钟山出秀浦,碧潭无限清。”宋代工部侍郎李虚己(大词人晏殊之岳父)作:“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思想家李觏说:“谪官谁住小蓬莱?惟有宜春最古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可见宜春之灵气,秀水之广博。
初春的宜春袁河(渥江段)岸边2025(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