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古城中山中路骑楼街2024(一)

标签:
骑楼街宜春朝州古城 |
分类: 我的镜头——边走边拍 |
摄影:陈文瑯
摄影时间:2024年6月22日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侨乡地区。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闽南话称为“五脚基”,其实是闽南话的“五”和马来语的KAJI(尺)拼合而成。
后来,“下南洋”的闽南华侨把这种建筑带回故乡, [20]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将南洋的“五脚基”传回闽南故乡,并深度融入闽南侨乡社会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27]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 [1]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海口骑楼老街是中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 [28]
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于厦门市的部分街道,由当地侨商所建。 [3]骑楼是闽南文化魅力的所在,厦门是闽南骑楼的发祥地。 [20]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是海内外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袁州古城中山中路骑楼街2024(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