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2023-09-09 09:45:54)
标签:

天文台

文物

宜春鼓楼

袁州谯楼

分类: 我的镜头——边走边拍

摄影:陈文瑯

摄影时间:202398

 ———袁州谯楼,又称宜春鼓楼,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袁州谯楼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

   袁州谯楼由主台、南观天台、谯楼北观天台及主台上的谯楼组成。台基占地780平方米,主台高6.05米。台上建有谯楼,通面阔27.3米,通进深11.8米,高10.8米,坐西向东,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紧靠主台的南北两侧,各有一观天台,观天台长19米,宽7.6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π" 字形布局,城台下辟石劵拱门,东西劵拱分别嵌有"鼓楼""余辉"石额。

   2006525日,袁州谯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2006年6月,袁州谯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谯楼,原是指古代城墙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城楼,“门上为楼,以望曰谯”。元朝诗人陈孚诗曰:“谯楼鼓角晚连营”。世之筑城,必建谯楼。后来谯楼主要用于打更报时。为了方便百姓,谯楼多建在了城中。而城门上瞭望御敌的城楼便叫敌楼。《明正德九年袁州府城图》标明了谯楼的位置,是建在现今的中山中路以南袁州府所辖区域。宜春县位于中山中路以北,当时隶属于袁州府管辖,所以叫袁州谯楼,而不是宜春谯楼。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天文瑰宝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测时守时报时于一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星象学家袁天罡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楼顶平正,挺立千年而不倒,足见当年建筑艺术之高超。同时,也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古钟。古代在谯楼上击鼓撞钟,既是用来报时,也是城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依次类推,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谯楼发出的钟鼓声是百姓心中的标准时间。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古钟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立竿测影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仪器。水海中有一浮子托着一根漏箭,上刻时辰。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大鼓。古代在谯楼上击鼓撞钟,既是用来报时,也是城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依次类推,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谯楼发出的钟鼓声是百姓心中的标准时间。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大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铜壶滴漏。水海中有一浮子托着一根漏箭,上刻时辰。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袁州谯楼二楼的墙壁上有“夜间计时,击鼓定更”宣传展板,铜板阴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续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