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州谯楼2023(二)

标签:
天文台文物宜春鼓楼袁州谯楼 |
分类: 我的镜头——边走边拍 |
摄影:陈文瑯
摄影时间:2023年9月8日
2006年6月,袁州谯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谯楼,原是指古代城墙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城楼,“门上为楼,以望曰谯”。元朝诗人陈孚诗曰:“谯楼鼓角晚连营”。世之筑城,必建谯楼。后来谯楼主要用于打更报时。为了方便百姓,谯楼多建在了城中。而城门上瞭望御敌的城楼便叫敌楼。《明正德九年袁州府城图》标明了谯楼的位置,是建在现今的中山中路以南袁州府所辖区域。宜春县位于中山中路以北,当时隶属于袁州府管辖,所以叫袁州谯楼,而不是宜春谯楼。
天文瑰宝
测时守时报时于一体
星象学家袁天罡
楼顶平正,挺立千年而不倒,足见当年建筑艺术之高超。同时,也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古钟。古代在谯楼上击鼓撞钟,既是用来报时,也是城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依次类推,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谯楼发出的钟鼓声是百姓心中的标准时间。
古钟
立竿测影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仪器。水海中有一浮子托着一根漏箭,上刻时辰。
大鼓。古代在谯楼上击鼓撞钟,既是用来报时,也是城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依次类推,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谯楼发出的钟鼓声是百姓心中的标准时间。
大鼓
铜壶滴漏。水海中有一浮子托着一根漏箭,上刻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