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秀江2018

(2022-11-03 16:13:01)
标签:

秀江

宜春

袁州

袁江

分类: 我的镜头——边走边拍

摄影:陈文瑯

摄影时间:2018719

——宜春秀江河是赣江分支河流,依次流经江西省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再次流经宜春市注入赣江。

秀江河

武功山山脊北麓是巨大的大安里幽谷,而大安里幽谷北边山岭一字排开自然地组成一道高约600-800米东西横卧十几公里长的"护城墙",这"护城墙"中心有道天然的"龙门"关隘,有水自山中而出"龙门"来。故里人将这"龙门"的北外口之地叫"山口岩"。溪水自武功山鹤峰和九龙峰奔驰而下,一路汇聚各路山溪呼啸着朝北冲过山口岩,上埠人名此水曰"芦溪"。湍流激水占据着隘口山谷,谷道宽约30-70米,有一小路盘绕于右岸进出。溪水冲出山口岩后迎面遇一巨石阻挡去路,溪水因此折东而流向东面的芦溪小镇方向。芦溪水过芦溪小镇后易名为"秀水",再东奔宜春而下,浇灌百十公里袁州锦绣山河,后注入于赣江,泽润东方。

    袁河流经袁州府(治所在今宜春市袁州区),所辖范围是萍乡,宜春市袁州区,新余市,不是什么新余的袁水清而得名,由于东汉高士袁京(与袁绍有亲缘关系)隐居宜春,死后葬于宜春城北的五里山(现宜春城中袁山公园),所以宜春亦称袁州,流经宜春的河称袁河,在宜春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成为秀江。

    秀水自圣域神山而来,往东流经百十公里,在中国中医药之都樟树入赣江并继续北上鄱阳。在这区区百十公里的秀水天佑之隅,有赣地之电瓷之都(萍乡上埠)、鞭炮之都(芦溪)、煤城(萍乡)、钢城(新余)、泉城(宜春)、中国夏布之都(分宜)、古代商贾殷阜巨镇(临江府)、中国盐药之都和青铜之都(樟树)……这里便是先吴文化之源,也是三苗故地,是中国之域内上古文明唯一可与上古中原黄河文明齐名的物华天宝之秀域,也是鱼米之乡。

     秀水过宜春又名"袁江"。得自于汉朝高士袁京(三国袁绍和袁术祖父)。且看古人如何歌吟这秀水流域五行之秀气:

    古诗云:"十里五里碧滩接,一桨摇出青山青。推篷回首望长江,袁江远在千山上。"

    唐朝韩愈曾任袁州刺史,写过"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

    朱熹有诗赞曰:"我行宜春野,回顾多奇山。赞塬不可数,峭绝谁能攀?上有青葱林,下有清泠湾;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冥顽。我独抱狐赏,喟然起长叹。"严嵩描绘秀水:" 峰势插江溪路小,峡门横石水声多。钟山出秀浦,碧潭无限清。"

     宋代工部侍郎李虚己(大词人晏殊之岳父):"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赞"两岸对峙依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

    思想家李觏说:"谪官谁住小蓬莱?惟有宜春最古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   " 

  可见宜春之灵气,秀水之广博。

美丽的秀江2018

美丽的秀江2018

美丽的秀江2018

美丽的秀江2018

美丽的秀江2018

美丽的秀江20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