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大庙文昌祖庭
标签:
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祖庭中国两弹城 |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距离绵阳市49公里,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的道教宫观"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建筑群。大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1996年,七曲山大庙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辞海》梓潼帝君的条辞则这样说:"梓潼帝君,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传说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唐、宋屡封至英显王。据道教传说,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故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
于是,中国尚文的历史便开始有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按照唐朝武则天以来,历代科举制度以其强大无比的统摄威力,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科考晋阶的前夜,一定会想到去文昌宫拜祭文昌帝君。这也是中国各地文昌宫和观音殿、关帝庙一类,看似宗教,实际却更能迎合民俗而广布,且存量最多的根本原因之一。梓潼七曲山大庙便是这一文化的祖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