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2018-03-12 06:09:08)
标签:

海南

海口

苏公祠

东坡书院

儋州东坡书院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位于海南岛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时候是儋州府所在地,弯弯曲曲的村街,全用青石板铺成,古庙古寺石碑随处可见。古老的东坡书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东坡书院占地25000平方米。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1098),后经重修,明代(1549)更名现名。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枉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

    海口苏公祠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45(1617)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15(1889),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现在的苏公祠基本上是光绪年间建修的规模。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苏公祠正厅陈列着苏东坡及其子苏过和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厅圆柱悬挂民国四年(1915)由朱为潮撰联,现代著名书法家麦华三重书的"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一付。

    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苏东坡以花甲之年偕小儿子苏过从惠州起程,经梧州,到过雷州与弟弟苏辙道别,六月十一日清晨苏东坡与小儿子苏过渡海来琼。到达海南后,苏东坡便在海口作短暂的停留,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在金粟庵停留期间,他发现当地百姓饮用河沟脏水,便实地勘察地下水源,并教导百姓掘井方法,留下了"指凿双泉"的遗迹。双泉中的"金粟泉"已毁,另一泉即"浮粟泉"至今仍留在五公祠内,成为海南一大古迹。七月二日苏东坡到达贬所儋州中和。他刚到,县令张中因仰慕他的大名和品德,热情地款待了他,并让他寄住在官舍,不久朝廷派奸臣董必来调查贬官的情况,他发现县令张中对苏东坡不错,还安排住在官舍,于是免掉了张中的职务,苏东坡也被逐出官舍,被迫在城南的槟榔丛中买了一块地,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搭建了一间茅舍。他把新居命名为"桄榔庵"

    苏东坡在海南最大的贡献在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为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后来人才的鼎盛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东坡是海南文化的奠基者。居儋三年他深为海南黎民百姓的淳朴、厚道、好客和好学精神所感动,为回报海南人民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与支持,他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在居所开设学堂,讲学明道,他的学生有当地的学子,如姜唐佐、黎子云、符林、王霄等,也有慕他大名千里迢迢从大陆来投学者,如潮州的吴子野,江阴的葛延之等。他的学生姜唐佐后来成为海南第一个举人。"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他北归后的第九年,儋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从苏东坡来琼至宋灭亡的160多年间,海南登进士者就有十二名,"学者彬彬,不殊闽淅"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苏公祠    苏东坡64岁雕像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关于苏公祠的说明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后人在苏公祠建立的“东坡读书处”,也称为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大书法家赵孟頫题写的   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苏东坡在这里暂住时指导当地村民挖建的泉井浮粟泉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五公祠风光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这是儋州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东坡私塾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海口苏公祠(东坡书院)
儋州东坡书院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海口街道扫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