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是国家首批27所211院校、教育部“985平台”高校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各系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外语系、工程训练中心、体育军事训练部等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整体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含MBA、MPA、EMBA),工程硕士领域2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科专业涉及7个学科门类和37个一级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778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878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29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现有各类在校生24367人,其中本科生12668人,各类研究生85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83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2859人。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沿着文庙街往前走,首先遇到的是八一宾馆

再走是黑龙江省军区

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第一栋建筑是理学楼

这是逸夫馆

文庙路南校区

教学大楼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第十四公寓


运动场

郑和像

教学区

大学生美食城

刚刚竣工的新大楼


起航 活动中心


当年中共中央5位常委会议决定创建哈军工(1953)

哈军工纪念馆


奥利列霍夫广场(奥列霍夫是当年建校时陈赓大将的苏联顾问,后病逝在哈军工)

学生第八公寓

学校主楼

奥列霍夫铜像

陈赓路





溯源 ( 追溯到哈军工 )



历史的回忆 (1970年2月航空工程系整体搬迁西北工业大学)
附录: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老驴友的科技专著【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张俊哲编著)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