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大武汉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武汉我来过多次,第一次是1965年,到武钢毕业实习,住在武汉科技大学2个多月,那时虽是穷学生,虽然没有黄鹤楼,也把武汉三镇跑了个遍。以后出差、开会、路过、旅游又多次来到武汉。这次只在武汉住了2天,又到黄鹤楼、东湖等以前去过的景点游览了一番。更加充分领略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大江大湖大武汉这座庞大的英雄城市。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中国六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名单如下:
01、重庆市:2970万
02、上海市:2500万
03、北京市:2114万
04、天津市:1472万
05、深圳市:1417万
06、广州市:1292万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共有12个城市:武汉、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哈尔滨、香港、昆明。
武汉人口858万,居中国特大城市之首。仅次于超大城市,名列中国第七。
武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858万。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华中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
武汉是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长江航运物流中心,被誉为”九省通衢“。 武汉是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中国第二(一本高校10所,二本12所,三本高校23所,高职院校30所,另有军事院校7所,其中985工程建设大学两所,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四所,211工程建设大学有七所)培养研究生的高校18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6所。在校大学生规模居中国首位,达104万人。
中央部属高校(一本)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所)。省属及共建高校(一本)有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2所)。武汉是全球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武汉经济总量、城市建成区面积、中心城区人口总数均居全国前十位。武汉经济繁荣,充满活力,2014年GDP总量突破10060亿元,居全国第8位。
武汉历史悠久,被誉为”白云黄鹤之乡“、”知音江城“,也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武昌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爆发地,汉口是近代以来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汉阳作为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因汉阳铁厂、”汉阳造“闻名全国。
武汉东湖是全国城市中最大的湖泊,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内,始建于1950年,总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1999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5A级景区。
浩瀚的长江冲出三峡,流到武汉,水域宽阔,浩浩汤汤,日夜奔流,勇往直前,三座大桥跨江而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气势磅礴。当我站在黄鹤楼上俯视大江东流,看龟蛇二山挽手相牵,瞭望武汉三镇,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胸中顿然升起大江大湖大武汉的慨叹!

在黄鹤楼上眺望长江和武汉三镇

武昌火车站

武汉东湖国家级风景区

东湖风光

东湖景色

东湖鲁迅塑像

东湖森林

辽阔的东湖 中国城市第一大湖

东湖行吟阁和屈原塑像

老驴友在武汉东湖留影

湖北省博物馆

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

武汉市鸟瞰 天空有些雾霾 武汉市政府正在设法治理

黄鹤楼牌坊 三楚一楼

黄鹤楼雄姿

老驴友在黄鹤楼留影

武汉图书馆旧馆 武汉历史建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中船重工 第七一九研究所

武汉首义广场纪念馆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广场上的孙中山塑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