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根到牛洼堡

(2014-05-23 05:57:22)
标签:

寻根旅游

武安

磁山镇

牛洼堡

河北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寻根到牛洼堡

 

寻根到牛洼堡

牛洼堡村牌坊

 

    我的祖籍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镇牛洼堡村。我的父亲在牛洼堡生活了16年,大约在1922年,父亲离开家乡,到北京的长辛店一家药铺学徒,后来又到北京前门外的一家药房工作。大约在1930年,父亲离开北京到了东北,先在奉天(沈阳),后到辽阳,最后落户在辽阳县烟台乡(现在的灯塔市),那时叫烟台站,因为是长大铁路线上的一个火车站。父亲在广盛成大药房当伙计,直到结婚成家,直到解放,后来父亲在灯塔市人民医院工作,直到退休。解放前的某一年,爷爷奶奶和大伯也从武安来到了辽阳县烟台站,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生活,解放前夕先后去世了。大伯也在上个世纪五几年就去世了。

    父亲生前一直想回武安老家看看,可是一直没有实现,那时,我还上班,没有时间陪同父亲,即使1977年,回东北把父亲带到四川来时,路过邯郸,也没有到武安去看看,一来是我的时间有限,二来是老家已经没有亲人,去了也无从投靠。因此,也成了父亲终生的遗憾。现在,我退休了,这次专程回到武安磁山镇牛洼堡,虽然,没找到什么亲人,也和村委会主任聊了思乡的念头,也在村子里转了转,总算寻根到牛洼堡了,替我父亲了了一个心愿。

    我的祖籍是著名的磁山文化发祥地。那里是磁山文化遗址和牛洼堡遗址所在地。

    磁山文化于1972年被发现,后经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多次科学地挖掘,揭露面积约五千多平方米。遗址中发现了贮存粮食的窖穴及腐烂的粟谷。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有石、骨、蚌、陶器和祭祀品,还有23种动物骨骸和植物种子标本等。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石镰,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渔猪工具网梭、骨镞、箭头,鱼鳔等,还出土发现了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遗骸。出土文物特点有以鸟头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盘和圆柱状的石磨棒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较多,体现了磁山文化面貌是原始的。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种植粟作物已成为当时先民最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粟遗物的发现修正了国际专家,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的论点,把中国植粟年代上溯了2000年,磁山文化向世人宣告:中国磁山才是粟的发源地。在出土文物中,家鸡的养殖,核桃的栽培,堪称世界之最。这充分说明早在八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家禽,但也经常从事渔猎、采集等活动,过着定居生活。总之,农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磁山文化时期的部落论“经济实力”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支强大的部落,这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项巨大变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告别饮血茹毛旧时代,开创种谷养畜新纪元。 八千年前,磁山先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已经从树栖洞居走进半地穴式房屋,已经脱离愚昧、野蛮,走入人类最早的文明。奇迹般地用智慧,靠勤劳的双手制造出这么多精美实用别致的陶器、骨器、蚌器。骨蚌制品以发笄、针、箭头,鱼鳔最富特色,其中骨针与现代钢针几乎大小无别。贝壳饰品和骨饰品反映了磁山先民生活比较富有,伴随着产生了对艺术美的追求。(磁山出土文物详见邯郸博物馆篇)。

  八千年前,人类的祖先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那时候地球上人们还都过着与虎豹相搏,生命随时会被野兽吞噬的危险,几乎没有生产能力的狩猎生活,而在这里已经开始安居乐业,较恬适地饲养起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地球上人们瘦骨嶙峋,每天都在饥肠辘辘地采集草根、野果为生,这里已经大面积种植谷物,秋天收获后,小囤满、大仓满,地球上的人们大都过着躶体或以树叶遮身的野人生活,这里的人们已经穿着讲究,穿着用自己双手纺织的植物纤维的布,佩戴骨蚌等饰物,体态丰盈,彬彬有礼,在田间劳作,看孩子、做饭。磁山先民用最原始的“日历”陶蓍草器、圭盘用来圭卜日影,准确地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收获下来的谷子脱皮以后用最早的炊具鸟头形支架三足平底盂来钻木取火熬小米粥喝,还用来炖鸡肉、排骨吃,用最原始的文字符号,在陶器上记录下当时生产生活情景,虽未形成系列,但为今后文字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基础,用原始的测量工具丈量土地建造圆形房基,测量挖掘四周垂直,有棱有角的储粮窖穴……,当时的磁山先民进入人类最早的文明。磁山这方灵秀之地,智慧之地,当时比地球其它地方进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中华始祖太昊伏羲生于天水,时至今日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这与“磁山文化”正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据史书记载,其主要功德大致纳为:结网罟、兴渔猎、养牺牲、充庖厨,画八卦、作甲历、定四时、建屋庐、始定居、造干戈、饰武功等。磁山文化遗址已发掘出土的有网梭、鱼鳔、箭头、骨镞、动物骨骸、鱼骨、贝壳、鸡、猪、狗遗骸,陶支架、陶盂(最早的炊具),陶丸、占蓍草器、圭盘、陶纺轮、半地穴式房基、石斧、石刀(最早的磨制石器)等来看,与伏羲文化完全一致,磁山文化又具备河南淮阳、甘肃天水尚未有遗物能够鉴证的文化(作甲历、定四时、充庖厨等)。

伏羲文化体系比较全面完善,磁山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首甲骨文的故乡《归藏易》和《周易》发祥地安阳仅八十公里(武安县在解放前一直隶属于河南彰德府即安阳),距祭祀女娲皇宫的涉县不足百里(今河南淮阳),两地不远,地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时间一致,文化相同,地理位置有着紧密联系,《纲鉴易知录》记有太昊伏羲率部落逐水草而牧,最后选择黄淮平原,居高临水,草木丰茂的宛丘(今河南淮阳)定居下来。确凿的事实说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曾在磁山生活过,创下了世界之最华夏伟业。磁山文化——伏羲文化的源,伏羲文化的根。

    牛洼堡遗址位于武安县牛洼堡村,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100米,文化层厚1~2米,断崖上刻以尖刀灰坑等遗迹。1977年经过试掘,出土有窖穴、灰坑等,出土器物有陶盂、罐、器盖和小平底器,出土的石器有斧、石球、磨棒等,文化内涵与武安磁山遗址相同,应属磁山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的牛洼堡村有800多户人家,共3000多口人,距离磁山镇只有4公里。

    这次回到武安、磁山和牛洼堡,可以说收获颇丰,印象深刻。

 

寻根到牛洼堡
牛洼堡学校


寻根到牛洼堡
牛洼堡影剧院


寻根到牛洼堡
警务室的牌子


寻根到牛洼堡
党支部和村委会


寻根到牛洼堡
村委会办公楼


寻根到牛洼堡
村务公开栏


寻根到牛洼堡
村中央的凉亭


寻根到牛洼堡
牛洼堡民居


寻根到牛洼堡
各个都是幸福的独立小院


寻根到牛洼堡
牛洼堡对面的群山


寻根到牛洼堡

寻根到牛洼堡

福字到家

 

寻根到牛洼堡
公路傍边的民居


寻根到牛洼堡
磁左石化加油站(磁山镇左侧),在牛洼堡村对面


寻根到牛洼堡
村外的大桥可能正在修高速公路


寻根到牛洼堡
磁山文化遗址就在左侧磁山镇,主要出土文物都在邯郸博物馆内陈列展览


寻根到牛洼堡
这里是磁山镇汽车站,远处是钢铁企业的工厂


寻根到牛洼堡

再造磁山新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邯郸市博物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