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绥中九门口水长城

2012年9月11日下午3点,我前往辽宁绥中九门口长城,快到长城跟前,天气大变,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来到九门口雨量稍微小了些,只好打着伞冒雨游览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坐落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距山海关15公里,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继续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
九门口,古称一片石,明代以前就是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交通的重要门户。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兵曾在这里展开著名的“一片石之战”。1922—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在此进行拼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古今战场轶事使九门口长城更加著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九江河上的过河桥独具特色,在百米宽的河道上,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8个梭形桥墩,形成9个水门,城桥上部是高峻的城墙,亦如其他长城墙体。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当地人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九门口景点大门

进入大门后看见一座小庙

庙门紧闭

纪念碑题写: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明代长城 九门口

九门口长城雄姿

长城尽头是山梁

在九门口长城留影

九门口长城

九江河

爬上山顶的长城

万里长城雄姿

雄关碉楼

站在山顶长城看九门口长城

长城垛口

雨中走下九门口长城

再看九门口

九门口长城修复碑记

碑文题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