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家族史料展

标签:
山西阎锡山家族史展览旅游 |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
1883年10月8日,阎书堂长子阎锡山出生,取名“万喜”。万喜5岁时,生母病逝,继母进门后,就把他送到外婆家寄养。万喜9岁进学堂,可他就喜欢做生意,不爱读书,16岁决定投笔从商,到父亲的钱庄当学徒。
万喜学生意,干得津津有味,可惜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老阎家的钱庄垮了。阎书堂带儿子逃到太原躲债。1902年,山西武备学堂招生,万喜跟父亲一合计,决定弃商从军。阎书堂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万喜五行缺金,就改名“锡山”——有了“锡山”,万喜再也不担心缺金了。
1904年,阎锡山到日本留学,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那时候,他就显示出老于世故的一面。1909年,阎锡山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很快当上山西新军的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事到危难宜放胆,人非知己莫谈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28日,阎锡山发动太原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了山西军政府,自己当了都督。阎锡山的同学程潜说,阎“在日本留学时成绩平常,土气十足,谁知回国后,瞬间驰名全国,是日本留学生回国后在政坛上表现最为辉煌的人物”。
后来,袁世凯称帝,阎锡山表示坚决拥戴,还送了两万大洋。不过,他一方面对袁世凯惟命是从,另一方面又与南方反袁的革命党人互通声气。等袁世凯大势已去,阎锡山就翻脸了,命令大军向北开进,随后给袁世凯发电报:“我军北驶,已抵保定。”袁世凯接到电报,大吃一惊:阎锡山这不是要杀向北京吗?此时才明白过来的袁世凯,一病不起。所以后来人们说,阎锡山一封电报,气死了袁世凯。
晚年的阎锡山不轻易进城,生活很有规律,早晨7点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思考问题,晚上10点准时入睡。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终年77岁。他生前就挑选了墓地,墓前有个巨大的“中”字,象征着其人生哲学——“发于仁,归于中”。
阎锡山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