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驴友
老驴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210
  • 关注人气:2,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2011-08-01 07:51:14)
标签:

游览

五台山

菩萨顶

皇家寺庙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十座黄庙(喇嘛庙)中的首庙。由于它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远看好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
  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据记载,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据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显圣,露出了真容,便将寺名改为真容院。北宋时重修,并铸铜质文殊像一万尊,供奉在寺内。南宋时改建,并将此寺易名为大文殊寺。明朝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的称谓。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又对该寺进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于皇帝崇信喇嘛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将菩萨顶由青庙(和尚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间,又敕令重修菩萨顶,并向该寺授“番汉提督印”。从此,按照清王朝的规定,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了表示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这在五台山是绝无仅有的,自此以后,菩萨顶成了清朝皇室的庙宇。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项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高三米、宽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  
  因为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宫佛国,琼楼玉宇。爬完石阶,平台之上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牌楼两旁竖着两根高高的旗杆。牌楼之后是山门。   
  菩萨顶现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且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全寺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菩萨顶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浓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怫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喇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后门   一般开车到山上,从后门进入菩萨顶,可以节省体力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介绍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进入后门的  福 字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香炉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这里有4 口大锅,又称大锅院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我们的旅游团队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导游讲解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石碑上有康熙题字:五台圣境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大文殊殿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祖师殿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夫人留影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正门的牌坊 :灵峰胜境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这两位僧人是从浙江普陀山来到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老驴友留影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文物保护的石碑


游览五台山菩萨顶

从正门登上108级台阶上来的游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上五台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