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2009-08-30 06:24:08)
标签:

绍兴

王羲之

故居

戒珠寺

浙江

书圣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公元303年,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今临沂市兰山区)。少年时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宁波有两处王羲之故居,一处是金庭,一处是绍兴市内的戒珠寺。东晋永和十一年,书圣王羲之辞官弃郡,携妻带子在金庭隐居,7年后归葬于瀑布山麓。近年来,嵊州市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重建了金庭观、书圣殿、右军祠、雪溪书院、书画长廊、书法园林等景点,使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与王氏后裔聚居地华堂古村一起,成为一个以书法朝圣为主题,融寻幽访古、休闲观光、修学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本文说的是绍兴市内的故居戒珠寺的故事。

    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戒珠寺位于绍兴市区西街72号。依山临街,曲折逶迤,幽偏适中,寺内殿廊洁净,佛相庄严,为绍兴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原为晋王右军王羲之别业,寺外有闻名天下的墨池和鹅池。相传,王羲之最爱鹅和宝珠,曾误以为一个和尚偷了他的宝珠,那和尚遭此不白之冤,有口难辩,感到十分委屈,结果郁郁而亡。其实宝珠是被鹅吞入肚中,真相大白后王羲之深感愧疚,自此戒绝了玩珠之癖,并舍宅为寺,亲自把持山门,以赎前愆。后王羲之西归,其子遵乃父遗命,将尸体涂以火漆,继续尽其职守,奈火漆难以防腐,后遂以塑像代之,故与他寺独特。而寺起名为“戒珠”,一是取《法华经·序品》中“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之禅意,二是阐明舍宅之本意。

    戒珠寺头山门端坐着头戴纶巾、身穿朝服、脸色白净、留着三绺长须的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书圣王羲之,两个侍童分列左右,一边的侍童捧着一叠书,另一边的侍童则抱着鹅。戒珠寺内的陈列非常简单。院内唯一存下的山门大殿被设成王羲之史迹陈列室,内设历代名家评王羲之书法和王羲之生平。
      戒珠寺不称禅寺,而称讲寺,因此寺历来是讲经之处,听者云集,蜚声东南。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寺内设“尊胜经幢”一座,建国前仍留有残迹。民国后,谛闲法师、弘一法师(李叔同)、兴慈法师等高僧,也曾先后来戒珠寺讲经说法,弘扬教义。而该寺的主持华智法师,后去缅、泰国等地讲经,在东南亚佛教界颇孚声望。恢复后的戒珠寺由大殿、卧佛殿、藏经楼、上方院等组成,将保持原来“讲寺”的特点,邀请高僧前来主持。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戒珠讲寺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大雄宝殿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门前的洗墨池和鹅池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戒珠寺附近的题扇桥,传说有一位老婆婆在这里卖扇子,可是无人买,王羲之走到

这里,问老婆婆生意好不好?老婆婆说:不好。王羲之说,我把你的扇子写上字,你

就好卖了,于是,每个扇子都题了字,果然,很快扇子就被抢光了。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题扇桥留影

 

绍兴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题扇桥下面的那条小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