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观普陀山盘陀石
盘陀石,位于海天佛国普陀山的西天景区内,梅岑峰西巅,灵石庵前,为普陀山石中之圣。下石曰盘,上石曰陀,两石相累,故称「盘陀石」。巨石危悬,堪堪欲坠,青山若障,碧海为依;山风徐至,松涛顿起;海浪吟和,此起彼伏,好似众人齐诵,又如菩萨法音宣流。静立聆听片刻,那一颗尘俗之心,早已被带进了佛法的清净世界。盘陀石侧,奇石台,旁有卧牛石,侧有五十三参石,前有二龟听法石。好一幅生动的观音弘法图。
走近盘陀石,仰面观望,危立之势,更令人叹为观止∶二石叠砌,底石高耸,虽只是石之一角,便可容数十人而立其上了;上有一石,高2.7米,体积40立方米,重约400吨,面广底锐,略呈菱形,石之大半悬于空,两石仅有一线相连。好奇心起,近前细看,上下两石间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更有光线透出,石如空悬其上。就这近乎神奇的未连相连之势,承托着巨岩累累岁月风雨共参。亿载未动,万劫不摇,两石永远是这样相垒相依。底石的一侧略平,另一侧其势立陡,好像那怕只用一指略推一下,巨石便会滚落一般。刹那间呼吸也变得紧张了起来。其险、其奇,穷思费文不可表之一二。顶石上刻「盘陀石」三字,笔法雄健有力,系明代海疆名将侯继高所题。石背刻「金刚宝石」四字,其侧刻有「西天」、「通灵」、「天下第一石」等名人骚客所题墨宝。
相传,在观世音菩萨未住此山弘法演道之前,普陀山曾经是一个浮山,随波而动,并无寻址。观世音菩萨于定中观普陀山山色绝美,清静无染,堪为宏法所在。便欲以此地为庄严道场,广宣佛法妙音,普度婆娑有情。但此山不定,芸芸众生得朝圣地、亲闻圣音者少,故菩萨于法会上,施神通力,取女娲补天之馀石,虚置盘石上,永镇普陀山于南海之滨。一来表轮回无休、佛法不动之意,二来亦为此土众生求法有路、寻道有址,从此普陀山不再随波流转。后人于此镇山巨石题刻以纪之,遂命此石为「盘陀石」。又因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通灵宝玉」即指此石,盘陀石侧有「通灵」题刻,表该石即是通灵宝玉,故有不少朝山香客谓「盘陀通灵,能授祥瑞」,便以随身之物磨石,以求引宝玉之气,增加福慧。常佩于身,籍以祈福祛灾。

去盘陀石路过的普陀山佛教协会——积善堂

红心石

南无观世音菩萨 刻石

石刻

梅福禅院

西天 石刻

盘陀石

留影





说法台——石刻

盘陀石的背面——金刚宝石


念佛词

灵石庵

盘陀石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