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2008-11-08 09:43:32)
标签:

游览

锦州

义县

万佛堂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2008年9月5日中午,从义县奉国寺来到万佛堂石窟。

    建于北魏的义县万佛堂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被誉为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宝库,宝库内的魏碑被梁启超和康有为称为“元魏诸碑之极品”。同时万佛堂石窟又是一处融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石窟凿于悬崖峭壁,下临宽阔的大凌河水,隔河望去是一片广漠的田野,远处轻烟漫笼,近处绿柳成行,不时还有觅食的羊群点缀其间,宛若唐人诗境、宋人书卷。令人吊古之际复得以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石窟分为东西两区,共存窟(龛)20余个,雕像430尊。  

  据碑刻记载:西区是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平东将军营州(今朝阳)刺史元景为黄是祈福开凿的。现存9窟,分上下两层,下层为6大窟,上层为3小窟,另有部分壁龛。保存较完整的是第一窟和第六窟。由东向西依次排列,进入第一个窟,门刻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窟内平方形,高约5米,中央有一方形石柱,上连窟顶,方形石柱四面布满精细的雕刻,尖拱上的佛像,供奉人像和上层佛龛内的佛像,待者及弧形华幔,化生童子,窟顶的飞天,门内窟壁的千佛式座佛,都是典型的北魏中期造像,刀法劲健,形象生动。  

  东区是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慰喻契丹使员外散骑常侍韩贞等74人开凿的私窟。石窟佛像大者丈余、小者不过盈寸,整个造像群布局严谨,内容丰富,镌刻精巧,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所存石刻造像甚少,最为显眼的是一尊“千手千眼观音佛像”,为明清时匠人所塑,此佛泥塑金身,坐于宝座之上,有46只手从周身向外伸展,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闪烁发光,至于手镶千眼,取的是手眼合一之意,教化人们要象菩萨一样,做事切莫眼高手低,要手眼并举,也算是古代的人在借佛教文化以警世人。

  最珍贵的是第一窟和第六窟。

  第一窟,东西北三壁各雕三佛,经过泥塑后又复原,面目已难辨认。窟中心方形塔柱上部的佛像及供养人像,都是北魏的珍贵遗迹。下部四尊佛像为后代补雕。  

  第六窟现存一尊大弥勒佛,高约3.2米波形发髻,细眉长眼,高鼻薄唇,叉脚倚坐,体现一种慈善尊严和超然出世的神态,是典型的北魏造像,两目边侍菩萨,这尊弥勒佛是万佛,叫叉脚弥勒。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山门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第一石窟的佛像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释迦牟尼佛像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碑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关公雕像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万佛石窟下面是大凌河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大凌河风光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现代佛主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唐王圣水,传说当年唐太宗路过这里在泉中饮过水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圣水井

 

游览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

崖壁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