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民族英雄邓世昌墓和塑像

丹东东港市大鹿岛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海域最大的岛屿,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这片海上绿洲,以她独具的风采,成为祖国黄海的璀璨明珠。大鹿岛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她还有着珍贵的历史遗迹。
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大鹿岛前的海面上。1894年9月16日,清朝北洋水师的定远、致远、镇远、经远等10艘军舰、4艘鱼雷艇护送运兵船至辽宁大东沟后,返回途中,在大鹿岛前7
8海里处下锚。翌日12时,日本联合舰队12艘军舰悄悄接近鹿岛,忽然向清舰鱼贯猛扑。清舰起锚还击,一时炮声震天,弹如飞蝗。随即在大鹿岛渔民眼前爆发了黄海大战。这场海战重创日舰6艘,日军旗舰吉野号受伤尤甚,日军死伤数百人。北洋水师致远等4艘战舰沉没,死伤700多人,但主力尚存。日军亦无力相持,于暮色中退出。
海战中,“致远”管带邓世昌,在船体受伤、弹药将尽的严峻时刻,视死如归,指挥战舰全速撞击敌舰“吉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25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邓世昌是广东番禺人(今广州市珠海区),生于1849年。邓世昌的墓建在大鹿岛,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38年6月,侵华日军为搜集钢铁,开始打捞黄海海战沉舰。他们从大连雇了一名中国潜水员王绪年,又雇大鹿岛渔民李桂斌作船工,配合日本潜水员打捞沉船钢铁,不料日本潜水员溺毙。王独自兼工。他先捞得致远舰船牌,继而又说:“我潜入致远指挥舱,见到邓大人尸骨。”王在水下找到指挥舱,见一堆尸骨。以邓世昌治军之严,战时舰上必无他人敢擅入指挥舱。再者邓世昌在英学习海军,了解海军例规,舰沉舰长与沉,断无逃生之理。三天后,王带一口袋,下水将邓世昌遗骸装出,交与李。下工后,二人会同鹿岛渔民李桂仁等人,将遗骸葬于鹿岛东口哑巴营,岛上百余人为祭。场面催人泪下。
邓大人尸骨得以入土为安,其坟墓亦得昭然世间。此后,鹿岛居民每年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都祭奠不辍。1988年7月16日,大鹿岛人民将邓世昌的墓迁到岛北山上。19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百年祭日之际,对墓重新修葺,立碑说明。大理石墓碑上刻着“邓世昌墓”。两边是长青树木,墓后照壁上题着“甲午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墓碑前的台阶下方,还有一座“邓世昌墓记碑”,记述建墓经过。现在这里已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在邓世昌墓前三鞠躬,然后合影留念。
岛南海滨建有邓世昌大理石塑像,邓大人身披大氅,一手按战刀,一手握望远镜,目视前方,威武雄壮。邓世昌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邓世昌雕像

英勇威武的邓世昌

在邓世昌塑像前留影

从嘎巴枣大树旁的小路上山可以到达邓世昌墓地

邓世昌墓碑

邓世昌墓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