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自过桥米线的传说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它以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吃法特殊、滋味鲜美、独具风味、富于营养而蜚声中外。凡是来到云南的中外人士,无不要慕名品尝。
过桥米线的来历,传说起源于蒙自。相传清光绪年间滇南蒙自县的南湖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一位名叫张浩的秀才为了赶考整天在岛上八角亭内苦读诗书。她的妻子每天从家里送饭给他食用,秀才求知心切,读书十分刻苦,常常废寝忘食。一天,妻子念他读书辛苦,把家里的肥壮母鸡杀了在土罐中炖,放上米线,送去给丈夫滋补身体。当时秀才正在废寝忘食地攻书,她在旁坐着等候,便睡着了。半个时辰后醒来一看饭菜未动,有点生气,要把米线拿回去重新热,当她拿土罐的时候,发现土罐还烫乎乎的。喜出望外地揭开一看,原来是鸡汤表面盖着一层黄色的鸡油,起着保温的作用。秀才吃了这种美味可口的米线,十分满意。此事传了出去,成为佳话,大家都学着去做。因为秀才妻子到岛上送饭要通过那座桥,便将这种米线取名为过桥米线。
2008年4月10日中午,我们在蒙自天马路的天源宾馆餐厅吃了一顿正宗的“菊花过桥米线”。每份(碗)20元。
过桥米线除米线外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汤、肉片、蔬菜和调味品。
汤是由鸡、鸭和猪筒子骨、排骨等熬制而成,以清澈透亮为佳。
生肉片则是鸡脯肉、猪里脊肉、云腿、鱼、猪腰子、肝、肚子、乌鱼肉、水发鱿鱼等切成的薄片,和猪肝、腰子、肚子等切成的薄片,以切薄至透明而均匀为度,摆人盘中。
蔬菜则是豌豆尖、韭菜(或黄芽韭莱、韭菜苔)、菠菜、白莱心、绿豆芽、甜笋、豆腐皮等。
调味品有精盐、葱花、芫荽、味精、芝麻油、甜酱油、咸酱油、胡椒粉、辣椒油等。
“菊花过桥米线”当然还要放进金黄色的菊花。
过桥米线吃时,先将将各种生肉片、鲜菜、各佐料盘碟和米线上桌;最后用高深的大碗,放入熟鸡油、胡椒面、味精,将滚开的汤舀人碗内,因汤油厚,碗中不冒一丝热气。继将生肉片加入汤中,用筷轻轻地拨动,霎时变得像玉兰片似地雪白,细嫩;然后放入鲜莱、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这时,碗内看起来五色纷呈,鲜艳美观,食之滑嫩爽口,油而不腻,清口醇和,鲜香异常,奇香沁人,回味无穷,使人胃口大开,滋味特别浓郁鲜美。

过桥米线的雕塑——张浩、妻子和孩子

张浩读书的八角亭(瀛洲亭),上书“水天一色,蓬莱不远”

张浩妻子送饭要过的小桥

瀛洲亭对面的蒙自一中,现在学子们读书的地方

我们吃米线的天源大酒店




都上齐了,吃吧

味道确实鲜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