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国内旅游(退休后) |
他们相信,只要此一生能叩满长头十万个,即可逢凶化吉,功德圆满。他们还相信,如果在磕长头的路途中死去,则更是前身后世的福报。
如何叩长头。先站着双手合十,用指尖分别碰头顶、鼻子和下巴,然后跪下,手扶衬垫在地上划一个弧线向前扑倒,然后起身,这就算一个标准的长头了。叩长头不仅要有虔诚的心,还需要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充沛的体力。
大昭寺,是文成公主入藏后的主持兴建,供奉12岁释迦牟尼等身佛像。寺前的青砖经过上千年朝佛人的不断打磨,已经变得圆滑光亮。每天到这里叩长头的人们络绎不绝。
他们在抵达之前大都走了很远的路。从青海,从四川,从阿里,从山南。历经数月乃至经年的时间。他们的行走方式也是特殊,不是用脚,而是用膝盖和额头。他们一路叩着长头走来,他们的衣衫大多褴褛,即使是夏天仍旧裹着冬天的厚厚棉衣。他们的面庞大多黝黑,岁月和风霜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勾勒出深浅纹路。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虔诚,仿佛生命的意义只在与佛祖无限接近的一瞬才实现完整?
我不停转换着观察的位置和视角,希望能从他们的身体、动作、眼神和表情中找到答案。
从侧面。我看到此起彼伏的身体。直起来又弯下去。一遍一遍的重复,重复到麻木。听到衣服和地面摩擦发出的刷刷声响。
从正面。我看到各式各样的面孔。如同电影银幕上的特写。虔诚的,忧愁的,失落的,无动于衷的,眼中含泪的。
从上面。这应该也是佛祖的视角吧。看到芸芸众生如草芥般聚集在眼前。他们的所求大多雷同——希望亲人疾病康复,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希望免受轮回的苦难。他们在竞赛什么?谁比谁走的路更远?谁比谁磕的头更多?谁比谁更愿意把全部家当换成佛前的油灯?恐怕佛祖不会被其中的任何人感动,因为他看不到一张笑脸。
我不相信佛的存在,但是我深信在他们心中有佛存在。所以,他们的虔诚和苦难,除了他们自己,谁都无法看见。
我的心,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悲怆!我在大昭寺前没有拍摄一张叩长头的照片,我怕亵渎了他们的虔诚!
后来,我到塔尔寺和拉卜楞寺才拍了很少的几张照片。
在青海塔尔寺所见
在塔尔寺大金瓦殿院内
在塔尔寺大金瓦殿前
在夏河县拉卜楞寺大金塔院墙外
大金塔寺
老驴友在拉萨哲蚌寺和大喇嘛探讨藏民信仰
老驴友在拉萨大昭寺不忍心去拍照叩长头的场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