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梓州杜甫草堂

(2007-02-26 15:10:21)
标签:

四川

三台

梓州

杜甫

草堂

分类: 在绵阳扫街

          游梓州杜甫草堂

梓州杜甫草堂座落在三台县城西门外牛头山巅。唐代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62年在梓州居住了一年零八个月,在此期间作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50首。其中包括著名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后人因此修建草堂以为怀念。

游梓州杜甫草堂

梓州杜甫草堂

2007221下午,我第二次来到三台杜甫草堂进行了瞻仰和凭吊。

历史文化名城三台是蜀道重镇。 三台历史悠久, 春秋 战国 时期, 王国的国都在今三台县 郪江 镇。 清朝 雍正 十二年( 1734 )设置三台县,县城从此固定在潼川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杜甫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著名的诗篇有《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安史之乱爆发后, 杜甫弃官,又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的船上,时年59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梓州作的最后一首诗:诗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爱国、怜国、祈望和平、痛恨战乱的思想。在梓州杜甫草堂里有一幅画,把诗意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放歌、纵酒,妻子漫卷诗书的喜悦心情跃然笔下。

 

游梓州杜甫草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游梓州杜甫草堂

 

杜甫生平馆

 

游梓州杜甫草堂

 

草堂内的杜甫塑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