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三台梓州杜甫草堂 |
分类: 在绵阳扫街 |
梓州杜甫草堂座落在三台县城西门外牛头山巅。唐代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62年在梓州居住了一年零八个月,在此期间作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50首。其中包括著名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后人因此修建草堂以为怀念。
梓州杜甫草堂
2007年2月21日下午,我第二次来到三台杜甫草堂进行了瞻仰和凭吊。
历史文化名城三台是蜀道重镇。 三台历史悠久, 春秋 战国 时期, 郪王国的国都在今三台县 郪江 镇。 清朝 雍正 十二年( 1734年 )设置三台县,县城从此固定在潼川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著名的诗篇有《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梓州作的最后一首诗:诗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生平馆
草堂内的杜甫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