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CPI很大一部分是被乱罚款推上去的
近期产地蔬菜价格暴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物流成本约占菜价八成,物流问题直接关系着卖菜难、买菜难。而乱收费、乱罚款、限制多等因素已成为物流业的突出问题,根据当前国内标准,绝大多数运输企业要么赔本,要么违规上路。针对这些问题,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今日观察》对此乱象作了调查。
超载要罚款,路上停车修车要罚款,甚至没有任何理由也要罚款,罚,罚,罚!罚得企业和司机哇哇叫,罚得物流成本直线上升。
运输成本畸高导致物流成本畸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要高很多。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业成本占企业运营成本的比重平均占9%,而中国则高达20%以上。根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的计算,全国物流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300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物流成本畸高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产品及服务价格,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本紧密相关。
每年上万亿运输费用要打入商品成本,中国运输费用占一般商品价格的50%以上,占农副产品价格的70%以上,以至于农贸市场价格的变化,不再取决于生产季节的变化,而是取决于运输成本的变化,收费负担几乎都要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并且主要是转嫁到穷人头上。道理很简单,越是穷人,对公共资源的依赖性就越高,当公共资源变成公共负担时,所承受的负担也就越重;另一方面,越是穷人必需的生活物品,所分摊的运输费用比重就越大,为公共负担掏的钱就越多。
谁会想过那些省吃俭用的人,买菜的钱绝大部分都送给了收费站,尽管他们当中许多人也许一辈子没有开车上路。如果取消公路收费,回归公路的公共本性,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和食品价格至少可以下降一半以上,人们的消费购买力也会大幅提高。
中国的CPI很大一部分是被乱罚款推上去的,央视连续报道物流企业被乱罚款,推高煤的综合单价为15元每吨。蔬菜单价被综合推高0.63元,有关部门罚的不是物流企业或司机,而是罚广大的消费者,物流企业被乱罚款推高的运输成本,最后都落到了消费者的身上。治理三乱,也是调控CPI有效举措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