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简介”到“于。。。。。。”
这个题目乍一看可能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仔细一看也许能理解前半部分,好象是要说“作者简介”,但后半部分“于。。。。。。”是什么意思呢?请各位看官听我道来。
先聊前半部,其实,喜欢读书的人或者爱逛书店的人对此一定不会陌生的。在每一本书的封面后面多数情况下都有关于本书作者的简介或者介绍。文字虽寥寥数语,但把写书人的前生后世精确概括浓缩告诉读者。这样既有利于作者的自我宣传,又有利于读者了解作者和阅读本书。但就这寥寥数语,却反映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
通常情况下,作者简介都是:某某某,某某方人士,某某年毕业于某某某大学,获的某某某学位,一般人都往大了说,什么清华北大耶鲁哈佛。。。。。。越牛逼的大学越写个没完没了,如果自己的老师比学校还牌亮,那就曰:师从著名什么什么家某某某先生,反正作者小学留级的事只字不提,中学时作文不及格的事也从不提及。个别人还要写上是中国某某某协会会员,北京(某省)某某某大学专职或兼职教授。也有个别人才写的更详细,本人是享受国务院什么什么津贴的什么什么专家。哪年哪月开始发表作品,等等。
这是“作者简介”的通常写法,不信各位去翻翻手头的书,无论法律类的,还是文学类的、社科类的。。。。。。不分领域,不论专业,瞒眼都是这样的自我描述,自我介绍。就象填表格似的,互相抄袭,多处雷同,丝毫没有创意和个性。用我们法律人的术语讲,全是“格式条款”。
也许这样“填表格似的”“格式条款”式的作者简介是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普遍写法。也许大家都认为,只有这样的自我介绍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才能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价值与能力。
但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都这么去写的时候,那么“填表格似的”“格式条款”式的作者简介就都这么没有意思和味道了。
最近,本人读到一篇非“格式条款”式的作者简介,真实而有趣,个性而率真。作者是童话大王郑渊洁。
郑渊洁
郑氏简介,文字简洁,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是因为他的简介字字真诚,句句真实。而且其所写的内容也是我们那些经常填表格的作者所不曾填过的。
当人们习惯于展现好的靓的高的牛的一面的时候,你只要真实而真诚的讲述,就会赢得大家的青睐和掌声。
但又不能太“真实而真诚”,我有一位诗人大哥在出版的诗集扉页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作者简介”,除了介绍个人写诗的历史外,把自己十几年前参加的一次区团代会的经历也光荣的写了一笔,还把他曾经获得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市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辉业绩”也如实的介绍了一把。令人啼笑皆非,也让人“耳目一新”了一回。然而,这样的“耳目一新”还真不如老老实实的填填表格呢!
看来,作者简介的写法虽然区区百字,但也须拿捏的真实而得体。它不仅仅是一个作者的个人介绍,而且是作者水平和品位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