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2017-07-11 23:09:23)
标签:

大福来

锅巴菜

乾隆

天津风味

传说

分类: 风雪故事-小说剧本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锅巴菜是独具天津卫地方特色的小吃,尤以“大福来”锅巴菜最为著名。

有关“大福来”锅巴菜名称的由来,有诸多版本。本人只略知一二,在此愿一一道来(记得本人曾写过这段传说,放在博客,并曾与大家交流过;不知是记错了,还是被删了,反正现在找不到了)与友们共飨: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版本一:

 

大清年间,乾隆率一众人等离开京城,微服私访。

顺运河南下,一路观景,不经意间天色已晚。

暮云四合,夜幕低垂,月明星稀。

运河两岸,天津卫,依稀万家灯火。

乾隆此刻只觉饥肠辘辘,这才意识到已经错过了饭口。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泊船,上岸,可沿街各家店铺都已打烊

见一小饭铺还亮着灯,便上前叫门。

这里是个煎饼铺,掌柜的是个山东人。

“各位客官,”掌柜的打开房门,致歉道,“小店已收摊,请到别处去吧。”

乾隆道:“这么晚了,到哪里去都一样,我看就在你这里随便吃点什么好了。”

于是,掌柜的取出卖剩下的煎饼,兀自低语道:“这东西也没法干吃啊?”。略加思忖,把煎饼切成小条,盛在碗里,打了点卤子,浇上去,又加入麻酱、酱豆腐,辣油,撒了点香菜,端上桌来。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乾隆一行,立即风卷残云,一通猛吃,越吃越觉得味道好极了!

“这人间美味还是第一次吃到,”乾隆向掌柜的致谢,并询问“请问这美食怎么称呼?”

山东人有的管煎饼也叫锅巴(或嘎巴),这山东掌柜的只是一时顺口答道:“这个……叫锅巴……菜。”

“哦,锅巴菜……你呢,请问你的名字叫什么?”

“人们都叫我大福来。”

吃罢,乾隆要付款。掌柜的死活不要,说道:“这都是我卖剩下的,不要钱了。”

“那也不能白吃你的,要么我给你题几个字吧。”

掌柜的没文化,家中自然不会有文房四宝,就去隔壁一个教书先生家借来纸笔。

乾隆挥毫,“大福来锅巴菜”几个大字便跃然纸上。题完字,又盖上随身携带的玉玺。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次日,那教书先生向掌柜的发问:“你昨晚借纸笔何用?”

掌柜的便一五一十地告知端倪。

教书先生要过那幅字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慌忙对着玉玺的印记一个劲下拜,口中连呼“万岁”。

掌柜的这才知道自己昨晚见到了皇上。

请匠人将御笔题字制成牌匾,从此“大福来锅巴菜”声名鹊起。

 


版本二:

 

大福来锅巴菜,创始人姓张,是宋代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的第十三代。

传说当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经天津,路过张掌柜的煎饼铺,先尝了煎饼卷大葱,后叫上汤。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女主人店中无汤,急切中就把煎饼撕碎,撒上盐、香油、香菜,用沸水一冲送上。

乾隆边喝边吃,感觉煎饼一泡味道更佳,就问女主人叫什么,只因煎饼也叫锅巴,女主人便顺口回说叫锅巴汤。

乾隆一听,笑说:锅巴可不能叫汤,应改成字才好。

过了几天,张掌柜刚开门纳客,一位御前护卫就闯了进来,大声嚷道:你的大福来了!说着,放下皇上赏的二百两银子。

大福来锅巴菜就此成名。天津的锅巴菜既是食、又是汤、还是菜,成为天津独有的特色佳肴。

 

“大福来”锅巴菜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