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好人坏人是非对错思维方式彼此适合适应对方 |
分类: 风雪情感-情感话题 |
夫妻反目都因一方不好吗?
一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后,临分手时,男人对女人说:“其实,你是好人。祝福你找到自己幸福的归宿!”女人闻此言,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颇显不以为然,口中则未发一言。女人的一位好姐妹却在一旁鸣不平了,对那男人不屑道:“啥?你说她是好人,这是真心话吗?你既然知道她是好人,干吗还跟她离婚?你这人呀,太虚伪!”
凡事要判定是非对错,非对即错,非此即彼,非好即坏,这似乎是国人的思维定式。果真如此吗?至于这对夫妻到底因何离婚,笔者不得而知,也无意探询;但对那个男人所给予女人之评价,倒认为他不一定是虚伪之辞。由此事却引发一个论题,夫妻反目都因一方不好吗?好人坏人以及是非对错才是衡量夫妻矛盾的标准吗?
窃以为,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那些公然违反法律规范或道德规范者原因复杂,另当别论)。人,也没有优点缺点一说,而只有各自的特点;只是这特点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候,或是针对不同的人,抑或被认为是缺点,抑或被认为是优点。
其实,夫妻矛盾的形成,除因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品质恶劣而导致家庭悲剧的个例之外,一般情况下,双方都有责任,正所谓“单巴掌拍不响”。然而,总觉得谁对谁错还不是夫妻矛盾的真正症结所在。只因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判定到底谁对谁错,若论来论去难免言辞过激,只会更伤感情;即使一方委曲求全,也会口服心不服。更何况就算是能判出对错,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的能如何?错的又能如何呢?
由此看来,造成夫妻矛盾或导致夫妻分手的真正原因,应是彼此不适合,抑或是不能相互适应。确切说,两个“好人”在一起,未必不会分手;两个“坏人”在一起,未必不会和睦。所谓“好人”夫妻反目,是错在结合时即非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婚后也不能相互去适应对方,导致彼此都成为对方眼中“坏人”;所谓“坏人”夫妻恩爱,即使他俩是他人眼中公认的“坏人”,却也是最适合的搭档,是彼此眼中的“好人”。
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世上从无最好,只有相对最好。什么叫适合,什么叫不适合?世上从无最适合,只有相对适合。也就是说,一切从自己的主客观实际出发。所以,本来就没从各自主客观实际出发而草草结合,彼此并不适合的夫妻,如果婚后再不能相互去努力适应对方,其前景不言自明。即使本来还算相对适合的夫妻,生活中也不会凡事一拍即合,若不去相互适应,也会产生矛盾。当然,也有夫妻婚后因一方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而从相对适合转化为不适合,导致最终分手的。
不争吵的夫妻,不一定不会分手,与好人坏人无关;不争吵不意味着意见一致,而是无法沟通或不愿再交流;或因他们意识到最初彼此的选择就是错的,或因他们意识到当下已不再有爱情,又不安于只守着这份亲情。成天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未必都离婚,也与好人坏人无关;只因他们面对太多的利益关系难以割舍,抑或是为了共有的孩子而隐忍。
人们都说,夫妻间的爱情是短暂的,而亲情是亘久的。其实,爱情也可以持久。
首先,是选择“适合自己”比努力更重要。“女怕嫁错郎”,同样,男人也怕娶错妻;因此“志同道合”是必须的,哪怕两人都无志都无道,也可以算作相对志同道合。这选择的关键,就是思维方式必须一致。假若两人思维方式不一致,即使一方再努力也难以被另一方所认可,即使再交流两人也会南辕北辙,很难达成相互的理解和默契。
其次,是相互适应至关紧要。两人有意见分歧很正常,即使自己面对某些问题时,通常还会有思想斗争,何况两人呢?为此都说夫妻间要经常交流、沟通。交流、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彼此适应,而不是试图改变对方;凡一心要改变对方的,最终大多是人未变而婚变。
第三,是夫妻间永葆相互的魅力很重要。魅力,是美的联合、美的互认,而其中介,则是公允的首肯,无私的欣赏和热情的赞美;这是人的生理感官和心灵感官共同感受,良知的发动和审美的欲念一起唤醒的产物。因此,最好多些相互赞美,少些相互指责。
不要说自己好,也不要说他(她)坏。要么最初就慎重选择你的最适合;要么从现在开始用你最大的努力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去适应对方并学着赞美对方;要么不愿改变自己,就和平地道声珍重而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