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背后的喜与忧

标签:
奥运会金牌背后气度桂冠竞技实力民族气节为国争光商业炒作杂谈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奥运金牌背后的喜与忧
喧嚣一时的伦敦奥运会结束了,褒贬不一。中国奥运军团以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奖牌总数87枚,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都居美国代表团之后位列第二(美国金46、银29、铜29、总104)。其中,中国选手打破6项世界纪录和6项奥运会纪录。用我国媒体的统一口径来说,是“取得了征战境外夏季奥运会的最佳成绩”。
对于排位,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是,若金牌最多而银铜很少,就叫金牌榜第一;若金牌次之而银牌最多,也要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因为按照顺序,金不行就要看银;若金银铜总数最多,就更加名正言顺地叫奖牌榜第一。孰料此次金银铜牌全面落后于美国,也要美其名曰境外最佳。总之,是面子永远第一。
每届奥运会都让卧薪尝胆了4年的运动员大展身手,同时也难以拒绝命运女神大展身手。成绩差之毫厘,却形成成冰火两重天。看奥运健儿从赛场风尘仆仆归来,有的扬眉吐气,有的踌躇满志,有的则干脆灰溜溜。据说,同乘一架专机的某两个昔日冠军队,只因此次一为胜者之师,一为败者之旅,便在同一有限空间享受天壤之别的待遇。同是为国拼搏,但这因金牌得失所享受的迥异待遇,无疑上演了一场贵族与贫民的闹剧。
难怪在羽球男子单打决赛决胜局关键时刻,李永波会大声指导最终夺冠的林丹;只因那个祖籍福建的马来西亚对手李宗伟也懂中国话,此举会干扰他的心态。对于李永波来说,夺金牌才是硬道理,这个面子远比要“气度”的面子重要!因此,看包揽羽球所有金牌的中国羽球队回国的照片,被誉为“羽球太上皇”的李指导那不可一世的表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此前曾因假赛被罚回国两个无辜的女运动员。
难怪刘翔凡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连续两届奥运会都因伤丧失夺金机遇;只因刘翔已远远不是单纯的运动员身份,而是与国内的一些利益集团充满了瓜葛。虽然没得金牌,只要刘翔还在,希望就在,其身价和商业价值就不容忽视;因此,尽管刘翔此次铩羽而归,但依然把希望寄托于2016年下届奥运会。那些商人们愚弄民众,就像给饿汉眼前悬着一个烧饼,距离总是不近也不远,让你总有希望吃到,并为之卖命,却永远吃不到。
难怪乒乓球选手丁宁在被裁判屡次判罚后,心态骤变,以致迁怒于最终取得金牌的本国对手李晓霞,在领奖台上,竟然于众目睽睽之下拒绝与对方握手。按说,她此举毫无道理,即使裁判判罚有误,他也毕竟不是李晓霞的亲友,你干吗要对自己队友如此无理、令人难堪呢?然而,就是这金牌的力量,也就是取得金牌后的荣誉、地位、金钱……才使得她气度走样。
这样的例子很多,恕不一一列举。总之,如今的奥运金牌,已远远不是一枚体育奖牌那么简单。最初,夺金与振奋民族精神、为国争光联系在一起,还可以理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缺乏法制保障的泡沫经济愈演愈烈,奥运金牌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伎俩,便不得不发人深思了。而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舆论,又能如实揭示这些习惯于遮掩的短板吗?
好在还有体操队的陈一冰,在被裁判剥夺了金牌后,心态平和,显示出宠辱不惊的个人魅力。赛后,就连获得第三名那位外国选手的教练都大发牢骚,认为他的队员理应是银牌,金牌属于陈一冰,而那位夺金的巴西选手最多应获铜牌。而陈一冰本人,此次赛后就面临退役,能坦然对待这最后一次机遇的成败的气度,确属难能可贵。
还有女子自行车选手,分明已经遥遥领先于对手夺冠,却被裁判借口改判为银牌。而她们也显示出平和的心态,并跃跃欲试下一届奥运。因为她们深知,最终总会靠实力说话。这样的君子气度,才是构成文明国度的基石。
而这些代表了中华民族真正气节、气度和主流的运动员,但愿他们日后不要也被社会的大染缸熏染变节。
金牌也好,桂冠也罢,它不是菩提叶,也不是桃金娘,其实少有丽彩、芬芳,而是多有荆棘、利刺;凡真正名副其实的桂冠,大多是这样编织而成的。因此,这由勇士所铺展的悲壮画面,理应无愧于人类最壮丽的画卷,而不应演变为金钱、名誉、地位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