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达队的老毛病

标签:
中超泰达足球霸气保守龟缩禁区防守临门一脚小富即安体育 |
分类: 风雪杂谈-杂文篇 |
新泰达队的老毛病
泰达队,荣获去年国内足协杯冠军,并在亚冠杯上几次战胜宿敌日本、韩国俱乐部队,曾给国人带来希望却终究没有走得太远的一支足球队。
最近,已很少看泰达队的比赛。只因每次看后,心中都很窝火,便不愿再自寻烦恼。但毕竟是家乡足球队,爱之深责之切嘛!虽少了关切,却也忘不掉。
新赛季,自从新教练吉马良斯接手泰达队,舆论似一片看好。尽管球队状态依然起伏不定,对这位出生于巴西的教练执教能力也众说纷纭,但人们总体上依然对其寄予厚望。这吉马良斯就是当年中国足球队在米卢率领下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时,小组赛中所遇并战胜自己的对手哥斯达黎加队的教练;据说,他曾是米卢的弟子。在他刚接手泰达队时,打了一两场好球,本市一些“足坛名宿”便归功于他一反前任依赖高中锋的打法,回归了泰达队最适合的442阵型打法。谁知在此后俱乐部引进新外援的过程中,依然把目光瞄准了高中锋;虽然引援效果不是很乐观,这一实际做法无论是教练的意图,还是俱乐部的意图,却也变相否定了那些“名宿”们的主观臆断。所以,这吉马良斯到底有什么新的高招,还需拭目以待。
偶然的机会,又看了几场泰达队的比赛。综观比赛场面,确实有些亮点。譬如王新欣的个人突破能力,毛彪沉寂多年后竞技状态的焕发,李玮锋的拼命阻截,还有外援阿尔斯的“机会主义”、新引进的内援杜震宇的灵光闪现……然而,感觉总体表现仍趋于保守。不难发现,这个毛病不是今天才有之,而已是泰达队的老毛病了。近期所看的比赛本不多,不能以偏概全;篇幅所限,又无暇一一描述某一具体场面或细节;因此,这里只说说几点总体感觉:
1.每逢对方攻势凌厉时,泰达队大多龟缩后场防守,哪怕比赛才刚刚开始也是如此。
2.每当对方打法趋于保守时,泰达的进攻才常有亮点,而临门一脚却往往很盲目;进攻时视野狭窄,通常是外线明明有人却看不到,却哪里人多(往往多是防守球员)往哪里传。因此,总是轻易错失良机。
3.一旦被对方进了球,这才焕发斗志;可若是久攻不下,便会心生急躁情绪,越踢越乱。
4.一旦自己球队进了球,便似乎不会打了;哪怕还有半场球没打,也会不思进攻,要么大脚往前开,传到对方脚下(不过这“远远往外开”的心理多少还能让人理解);要么只知回传自己禁区,看上去恰似配合对方的攻门演练(你想啊,还有几十分钟时间没踢呢,而自家门前时刻风声鹤唳,即使对方脚再臭,就是误打误撞,也会蒙进一个球去,也难保自己城门不失吧?总之,感觉这种在自家门前玩火的踢法,无异于变相为对方助攻,实在是匪夷所思)。
以上感觉,尤其是第4点,看球时的确好生让人揪心!像前几天的“京津德比”就很典型:进球后便龟缩防守,陪人家在自己禁区里演练射门;而在终于被人家打进一球之后才醒过盹来,迅即发动攻势,仅一分钟便攻破对方球门。进球后,便毫无悬念地再次故伎重演,重新陷入那种被动防守的怪圈。这场球虽胜了,但若不是终场前自己禁区那个“争议手球”因主场之利而未被判罚,最终结局也真的不好说。
正因诸如此类毛病的存在,在以往比赛补时阶段被对方追平或反超之例才会屡见不鲜;也就是说,教练新、队伍新,问题却绝非新问题,而是一直没有解决(抑或是没有发现?)的老毛病。多年来,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衣钵传承,这“光荣传统”却代代相传,并乐此不疲。锋线无力,总想引进强力外援;但出于节省动机,所引进的又鲜有令人耳目一新之人(其实就质论价也不便宜);而自家或本土杀手,也始终缺乏攻击力,诸如于根伟等人虽是佼佼者,可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前锋人选,而更适合做前卫。进球难,为了少失球,便强调所谓的注重后防;于是,演变成整支队伍置若大场地而不见,却只“偏安”于禁区一隅了。
当年金志扬这位北京人执教泰达队时,就曾口口声声嘲笑“天津人的小富即安”,引来一片质疑之声,并被队员们恶搞,最终不得不离开天津队。至于金志扬的功过,见仁见智,这里不对其做出个人评价;只是感觉他这些话虽不中听,却说到了点子上,理应引起泰达人的反思。
真正强者,自尊而又兼具凌厉之气,也叫霸气,大多是狂到不惧怕自我剖析的人。所谓自尊,不会总是在口头上自诩,而是像一头雄狮,哪怕只是蹲在一旁,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