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来博往(二十一):我写《她,抛下了那个救她的男人》


标签:
写小说正义邪恶旁观同归于尽爱情见仁见智问世间情为何物杂谈 |
分类: 风雪邀约-文字游戏 |
我写《她,抛下了那个救她的男人》
——博来博往(二十一):
本人刚刚杀青的短篇小说《她,抛下了那个救她的男人》共写了四节,取材于一位朋友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一个女司机行车途中被几个歹徒劫持并轮奸,车上乘客都置身事外。只有一个男人站出来阻止,被歹徒拉到车下暴打;而当车重新启动时,那个女司机却说什么也不让他上车。男人为此大骂。结果女司机驾车闯下悬崖,与歹徒和旁观者同归于尽,男人闻讯又大哭。
至于这个故事是否真的“真实”我不得而知,但故事所产生的心灵震撼力打动了我,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因此,这四节内容纯属我个人杜撰和虚构。
小说作为博文发出后,有些赞誉之词,是博友们过誉了,在此略去不说。这里,只对引发的一些争议做一阐释。
有人认为某些地方不真实:女司机开长途公交的少见。我没有见过。
我答曰:是吗?或许吧……因我没在全国做过调查,哈哈!
对于这个说法,因为朋友讲述的这个“真实”故事本身我尚未论证到底是否真实,所以开长途车的有否女司机也相应没有论证。而关键在于,这女司机恰恰是故事主人公的原型,若不写她而写他,就不是这个故事了。
关于我所杜撰那位男教师写下“永恒的妻子”的情节,因读者对爱情的定义的理解差异也饱受诟病。
有网友评论:“我永远的妻子”写过了吧。他们之间没发生过爱情!
我答曰:写得仓促,难免粗糙,但对爱情的理解可能有不同吧……
什么叫爱情呢?一定要有形式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舍生忘死救她,她宁可被误解也要把唯一生的机会给他,哪个爱情令人心灵如此震撼?
也有网友对此发表看法:爱情如果在一瞬间便拥抱成永恒,比起那些用时间叠起的爱情更像爱情!
有网友评论:救了他,不是爱情,是报答,不至于一辈子不娶,幸好只是小说。
我答曰:救了他,未必一定会产生爱情,但也未必都是“报答”;爱情也未必一定不能因为生死关头的同仇敌忾、相濡以沫而建立,反之因此建立的爱情较之人们所习惯认同的爱情会更牢固。
该网友还评论道:不应该让一车人陪葬,尽管没有救那女司机。
我答曰:至于“陪葬”问题,笔者无意塑造“高、大、全”式的人物。认为国人思维习惯似乎非此即彼,非是即非,非好即坏,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便造成很多人打着“对”的旗号行“错”之实。一个女司机,毕竟凡人也,文学作品只要真实就可信可贵。再说,让那些人“陪葬”虽然残酷了些,但对呼唤公平正义、净化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未必没有好处。等于告诉人们,在邪恶面前,置身事外也会是死路一条……
接下来也有网友对此再评论:女司机在那样极端的状况下的极端之举,虽是对冷寞和邪恶的抗争,但毕竟是一车人的生命,残酷了点。读着倒也真实。
对此,本人观点已经很明确,无意塑造英雄人物,也无意评判何谓好人坏人何谓好事坏事何谓正确错误;因车轱辘话无多大意义,对类似重复观点便不再一一回复。或许,讨论还会继续……
将以上与网友见解略有分歧的交流记录,在此客观地予以归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总之,这样的创作并交流过程,比闭门造车式的写作过程,要有兴趣有意义得多,对吗?朋友们。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