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成功者的教育子女感悟


标签:
教育潜意识表意识真我小我成功者子女教育育儿 |
分类: 初涉风雪-育儿篇 |
一个不成功者教育子女的感悟
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当孩子面临学习或生活上某些考验时,家长的作用如果选其一,以下三个选项你认为哪个效果更好?
一是耐心细致地为他(她)剖析此事的利害关系,并循循善诱地为他(她)策划此事当如何如何处理,避免他(她)届时重视不够或无所适从。
二是不给他(她)做如此过细的分析和策划,只传授给他(她)正确的思维方式(或曰方法论),避免处理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所隐含的风险。
三是通过与孩子平静地交流和沟通,注重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的影响,甚至是以自身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影响孩子,达到调动孩子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有这样一个母亲在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时说道,“老公教育方法不当,往往是在事先把自己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有时孩子不愿接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有时孩子虽然接受,但由于理解不到位,还是收不到预期效果。尤其当孩子“犯错”时,老公对其非打即骂,孩子则满心不服。而孩子从小之所以还算争气,一因自己平时引导得当;二因自己管教得当,即使训斥也不是絮絮叨叨,即使打孩子也不是轻易地打,而是等到孩子所犯的错误积累了几次才打,并一一告之为何打他(她),“错”在哪里。
本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很不成功,因此总觉有愧于儿女;最近才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也愿意和大家共同探讨。
恰好这位朋友的情况我还了解,就帮她做了补充分析。她老公的做法确实不足取,尽管自诩是为了孩子,其“表意识”似乎也是此理,但实质是自私;因为在为人父者的“潜意识”里其实有“你若如何,就会使我在人前没‘面子’……”的想法存在。按照“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的“吸引力法则”解释,其实给孩子所释放的是一种负面能量。
而为人母者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她自己也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更重要的经验她本人并未意识到;就在于按照“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的“吸引力法则”解释,她长期以来给孩子所释放的多是正面能量。
那么,教育孩子应是夫妻二人的事情,既然为人父者教育方法不得当,为何没有对孩子起到消极后果呢?因为他的做法在这个孩子心目中形成的潜意识是,“我不能像父亲那样……”他对孩子成长则扮演了反面教员的角色。我的这一说法,从这个孩子虽然很少赞同其父亲观点但也历来没有不尊重其父亲的现实表现中可见一斑。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不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形成如此积极的潜意识,或许也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潜意识,“既然你能这样,我也可以这样。”所以,最佳方案还是夫妻能相互协调配合好。
而这个孩子之所以很有出息,无疑是其母亲的功劳。因为这对母子平时就像朋友关系,娓娓私语无话不谈,甚至会互相开玩笑。这个母亲平素的阳光心态、为人的豁达大度、思维方式的独到之处不知不觉中都对孩子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孩子身上,时时都能看到其母的影子。
什么是潜意识?本人在此不想说那些抽象的概念。先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就是有人曾用一驾马车来比喻人的行为与意识之关系。
人言老马识途,那么前行中马无论去向何方,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马在辗转疾走,但这算是马的主观意识吗?非也!因其受制于马车夫,是受马车夫的驱使,并在履行他的意识。在这里,马被比喻为人的“行为"。
于是,相对于马(行为)来说,马车夫的意识可被比喻为人的“表意识”。
那么,谁才能被比喻为人的“潜意识”呢?当然是端坐在马车上乘客。尽管他只须在登车时告诉马车夫自己的目的地,便可以再也不发一言。
还可以举这样的例子:一个武林高手必然熟悉很多武功秘笈或套路,为此也必然下过很多苦功,但真正的高手在交手时已经化有形于无形,所有套路此刻都已成为他的习惯动作,而不是时刻想着那说得上来的一招一式。试想,“表意识”终归跟不上“潜意识”的节奏,若是每一招每一式都要现想,如何应付瞬息万变的敌手招式呢?有人把这种潜意识称为“直觉”,直觉不是纯粹感性体现,而是理性在瞬间的综合反映,是人的潜能,或许在一秒钟时间内就过滤了千万种信息。
再举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一个熟练操作电脑的高手,又有哪个是在时刻想着并看着教科书中的每一个指令以及键盘上的按钮呢?
人的潜意识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其实都是我们行为的最终动因;只有潜意识中存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消极因素,才是我们常常想把事情做好却常常做不好——即“事与愿违”的根本所在。
所以,总结如下:
机械地教育孩子如何具体做,即使不催发逆反心理,也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局面,久了,还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教给孩子一些方法论,倒是比就事论事好得多,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依靠给孩子灌输自己的“表意识”来形成孩子的“表意识”,其实只是明晰了“小我”,照样会事倍功半。
只有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科学客观的潜意识,化有形的正确方法论为无形,使“表意识”与“潜意识”对话,逐步消除潜意识中的不良因素,不断调动“真我”的潜在力量,才能做到“卒然临之而不惊”,遇事游刃有余。

-
0(0%)
-
0(0%)
-
0(0%)